ICEC2016之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分會場——高端材料技術成果分享的盛會
2016第四屆國際腐蝕工程大會(ICEC 2016)于2016年8月9日在北京·中建雁棲湖景酒店隆重召開。其中,“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議題分會場共有23位分別來自于中國、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報告人, 約百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到場聽會。
2016第四屆國際腐蝕工程大會(ICEC 2016)于2016年8月9日在北京·中建雁棲湖景酒店隆重召開。其中,“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議題分會場共有23位分別來自于中國、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報告人, 約百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到場聽會。
本會場最大亮點:它是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領域新成果、技術交流盛會!報告精彩、涉及面廣、先進材料報告有深度,會議現場討論激烈、提問較多、氣氛活躍。
會議現場
8月9日下午,“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議題分會場報告在酒店岳麓廳召開,上海大學呂戰鵬研究員主持會議并聽取了會議報告。會上,加州大學Mirna Urquidi-Macdonald教授、上海大學呂戰鵬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劉貴昌教授、淄博大亞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岳欣副總經理、北京科技大學楊燾博士、華東理工大學侯銳鋼教授、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趙永慶教授、中南大學肖柱博士、同濟大學張振先生、國立首爾科技大學Hina Farooq教授分別帶來了《基于數據挖掘和Kohonen映射的新耐蝕合金設計》、《輻照誘導材料成分變化和模擬合金在模擬壓水堆一回路水中的氧化行為》、《低導電石墨烯材料的合成及其防腐應用》、《新材料新模式助力防腐工程降本增效》《大氣腐蝕大數據的流形分析》、《推動玻璃鋼排煙筒技術從“有”到“精”的跨越》、《中國造船用新型鈦合金的研究與開發》、《一種新型超高強度銅鎳鋁硅合金的腐蝕行為》、《9Cr 鐵素體-馬氏體耐熱鋼在氯離子和超臨界水環境下的腐蝕行為》、《光電器件透明導電銦錫氧化物薄膜的腐蝕行為評價》的主題報告。
上海大學呂戰鵬研究員主持會議
加州大學Mirna Urquidi-Macdonald教授在作報告
參會嘉賓
8月10日下午,“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議題分會場報告在岳麓廳召開,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武俊偉副教授主持會議并聽取了報告。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武俊偉副教授、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宋振綸研究員、武漢理工大學張志英教授、布萊爾橡膠公司中國區銷售&技術總監徐穗先生、北京科技大學支元杰博士、上海大學姚美意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博威博士、西北大學胡軍副教授、清華大學于相龍博士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吳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蔡定洲、華東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尚琪冬、華東理工大學學士張志豪分別作了《用于阻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連接體高溫腐蝕的新型涂層發展》、《生物降解鋅合金的設計及其體外行為》、《銅基和鋯基塊體非晶合金的腐蝕行為》、《布萊爾橡膠及其防腐應用》、《腐蝕大數據分析研究》、《LiOH加速Zr-Nb系鋯合金腐蝕的機理研究》、《納米尺度下的鈍化行為研究- 銅,鎳和316不銹鋼的案例分析》、《通過分子動力學研究mannich和鎢酸鈉混合抑制劑的緩蝕機制》、《熱軋過程中三次氧化鐵皮的氧化行為和織構》、《消除局部貧鉻區提升鐵基非晶涂層的耐蝕性》、《溶液PH值改變對U-Ti合金鈍化膜的影響》、《燃煤電廠中FRP排煙筒防腐蝕結構拉伸性能研究》、《纖維增強塑料排煙筒耐腐蝕結構與性能研究》的主題報告。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武俊偉副教授主持會議
武漢理工大學張志英教授在作報告
上海大學姚美意研究員在作報告
分會場主席呂戰鵬研究員點評:8月9日下午的“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分會場共有10篇報告,包括來自海外的2篇報告和國內的8篇報告,多數來自高等院校,也有研究院所和企業的報告。報告內容涉及面廣,有關于腐蝕數據的深度挖掘,有合金和非金屬材料、晶態和非晶態材料、傳統與新型材料在各種典型條件下的腐蝕機理研究,防護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事例。
分會場主席武俊偉副教授點評:會議現場討論激烈、氣氛活躍、報告非常精彩,為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
聲明: 本網原創,轉載時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作者信息。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標簽: ICEC, 先進材料與新技術應用, 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