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章理事長:腐蝕防護當自強
我國的腐蝕防護行業正面臨著高速的發展,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為此,《腐蝕防護之友》采訪了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陳光章先生,陳理事長就腐蝕學會的發展和目前腐蝕行業的現狀與我們做了交流和分析。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陳光章
GPF:《腐蝕防護之友》雜志
陳:陳光章理事長
CPF: 陳理事長,學會從成立到現在,讓您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陳: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自成立至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并不是一帆風順。那時候條件很差,最開始只是成立了一個學科組。后來在多方的努力下,1979 年終于在杭州成立了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1981年開始掛靠在北京科技大學。學會是經中國科協批準下成立的,受中國科協領導。科協對腐蝕學會的工作一直非常支持。
這期間最讓人感動的是很多老同志對學會的無私奉獻。如原化工部李蘇部長、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院長張文奇先生、北京化工大學的左景伊先生,以及師昌緒、肖紀美、曹楚南、柯偉等院士,還有早期在秘書班子里工作很長時間的劉翔聲、朱日彰和袁玉珍等同志都盡心盡力為學會的成立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如今學會發展到這個程度,作為后來人,我們應該好好感謝這些老前輩,并且要學習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CPF:這些老一輩的學者的確是令人尊敬。請問您認為在此期間學會都有哪些的變化和進步?
陳:腐蝕學會建立之初的第一個定位就是學術交流,還有就是科普宣傳。因此學會成員早期的組成,一是高校,二是中央直屬的研究院所,包括北京鋼鐵學院,中科院金屬腐蝕所,七二五所,六二一所,北京化工大學,鋼鐵研究總院,武漢材保所,在這些骨干單位的始終支持下,經過很多人的不懈努力,學會逐漸地壯大起來。
作為群眾團體組織,學會的宗旨是要為我國腐蝕界全體會員和科技工作者服務的。
近幾年,科協明確的提出,各學會一定要積極參與到國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要結合國民經濟的發展,并且提出:要扶植企業,讓企業壯大,企業發展了,中國才能真正的發展。要做好這一點,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以往大家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認為學會就應該是學術理論交流、搞科普,對企業的關注不夠。
我們要正確面對腐蝕學科,這是一個應用性的學科,不是一個純理論的學術領域,很多研究理論都應該結合實際。比如,曾經有人帶著學生用0235鋼做油田里耐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的腐蝕研究,而這種鋼根本都不在該環境中使用。
因此,在理論上,我們要搞清腐蝕機理,但不是機械地、高高在上地做“學問”,而是要腳踏實地,注重應用前景,多與實踐相結合。現在學會很多會員單位都承擔了國家重大工程的腐蝕防護和咨詢的項目,比如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在建的港珠澳大橋,還有高鐵系統、石油化工系統,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說明學會已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中。
CPF:在學會“十二五”期間的工作中,您認為應該先著重從哪一方面入手?
陳:學會已制定了發展規劃,但我仍強調的是:發展會員。特別是團體會員和企業會員,這是學會“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因為學會的很多工作,都要通過會員單位的支持,才能有效的進行。現在,學會下面的骨干單位,像北京科技大學、沈陽金屬所、七二五所、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六二一所、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武漢材保所、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還有各地的骨干企業,已有一百多個單位,都相當有實力,在學會的各項工作中,都發揮了堅實的作用,支持著學會的發展。
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幫助各省、市發展省級和市級的腐蝕防護學會,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省市,現在都還沒有成立腐蝕學會,我們也在積極為這項工作努力。我們不要將想積極加入學會的成員和團體擋在學會大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