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 ,發明于 19 世紀 70 年代 , 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 , 并成為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 , 從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20 世紀,電力系統大規模的出現和應用掀起了人類工程科學史的新篇章!電力系統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千家萬戶。電力工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也是世界各國經濟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
然而,金屬腐蝕是現代工業中的破壞因素。腐蝕不僅消耗寶貴的資源,而且嚴重污染環境,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災難事故。電力工業設施中各個系統長期受到大氣、土壤、水、 化學介質等腐蝕因素的影響,其性能將會逐漸劣化,輕則使發電設備運行不正常,影響電能質量;重則引起意外停機而中斷電力供應, 甚至造成重大災難事故。因此,世界各國對電力設備的防腐工作都給予高度的重視!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 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 性 不 斷 提 高 , 電 力 工 業 設施、設備的防腐蝕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如果說防腐蝕是被動的堅守戰,那么研發防腐蝕新材料、新技術就是對抗腐蝕的主動攻擊戰。防止或減輕電力工業設施、設備的腐蝕,不僅有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很大的社會效益,對促進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同時具有積極意義。因此,電力工業防腐蝕至關重要、勢在必行!
世界十大電力事故及電力安全啟示錄
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的必要性
電力工業防腐蝕方法簡述及其效益分析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八大方向全面解讀
業界視點 更多
-
揭敢新:重視腐蝕問題 保海上風電長效發展
海上風電是我國大力發展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風電年發電量確保達到420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設備受到復雜的海洋氣候條件影響,服役環境更為苛刻,材料設備面臨的腐蝕問題更為嚴重,帶來的后果與損失不容忽視。
-
張秀麗:打破技術瓶頸 撐起電力設施“保護傘”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對電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非常重要。然而,電力設施設備處于各種自然環境中,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蝕破壞,導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因此采用有效的防腐措施十分重要。為了宣揚電力工業防腐蝕的重要性,了解電力工業防腐蝕的技術瓶頸,探討未來電力工業防腐技術的發展趨勢。記者特邀請到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省公司級優秀專家教授級高工張秀麗做相關方面精彩解讀。
-
張俊喜:做電網設備的“保健醫生” 保電網運行安全無憂
為了讓強化電網腐蝕相關科普知識,加強人們的防護意識,讓國家電網長久地良性運行,記者特采訪了上海電力學院張俊喜教授。
-
曲政:用防腐技術“護航”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抗腐蝕有哪些技術,未來發展有哪些趨勢?為此,我們采訪了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的書記、副所長曲政。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作為國內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的專業機構,自1975 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材料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數據積累和規律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海洋環境材料腐蝕數據,研究了材料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規律等,研究成果已在海上采油平臺、海上風電等海上設施的腐蝕與防護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期專題請曲書記給我們帶來關于海上風電防腐技術的精彩解讀。
-
李辛庚:發展新型防腐蝕技術 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近20 年來,我國電網建設獲得了高速發展。尤其是在特高壓輸變電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則代表了現代輸變電工程的主要發展方向。電網覆蓋區域的擴大,超大容量、特高參數和超長距離輸電線路的產生,并與電網基本功能屬性要求相伴隨而來的是對工程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輸變電設備的腐蝕防護則是電網安全保障的重要技術環節之一。
未來展望

隨著新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對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把能源革命和能源安全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 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與電力發展、電力安全密不可分,電力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涉及到各個學科之間的綜合。
近些年來,由電力設備及材料發生腐蝕與失效而導致電力故障的事故數量明顯增加,伴隨而來的是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 為了電力工業安全運行, 從事故源頭上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未來需要大家始終緊跟國家能源政策的改革發展,不僅要致力于發展電力行業新技術、產品和安全、環保體系,還需聚焦電力材料腐蝕機理、電力材料防護技術、電力安全新材料三大方向的研究,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服務、注重科技突破,打造電力工業發展安全、環保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