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工業、運輸、民用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在使用期間常常受到腐蝕介質的侵蝕,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中。海洋環境是混凝土結構所處的最惡劣的外部環境之一。
國內外大量調查表明:海洋惡劣環境下的混凝土構筑物經常過早損壞,壽命一般在20~30年,遠達不到要求的服役壽命(一般要求服役壽命100年以上)。損壞的構筑物需花大量財力進行維修補強,且造成停工停產,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研究海洋環境下混凝土的腐蝕機理,提高海洋環境混凝土耐久性,保護內部鋼筋免于腐蝕,建造低價格高性能的混凝土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上海科貴高抗滲材料有限公司歷時6年時間研發的海工特種水泥,經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的測試檢驗和技術查新表明,該產品抗氯離子滲透性達到E級(可望達到使用年限100年指標)要求,其抗滲壓力、抗壓強度的技術指標均優于國內外文獻報道的同類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海工特種水泥生產的高性能抗氯鹽混凝土與常規抗氯鹽混凝土的不同之處,還具有優異的抗滲性能和自修復能力。混凝土在水化過程中,形成水化石的孔,孔是水分出入的通道,是各種物質擴散的通道,由于縫隙的存在,水泥石中的一些組分可以溶出,并向外擴散,產生溶蝕,同時,環境中的一些有害組分也可以進入水泥石,使水泥石受到腐蝕。海工特種水泥水化形成的水化石由于特種外加劑的作用,使膠凝材料水化形成的水化石孔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孔被封閉,不存在通孔,當裂縫有水侵入時,活性物質能使未水化的水泥二次水化,并與活性晶體二次形成水化石,與原結構一體化,讓裂縫自行修復自愈。新研制的海工特種水泥技術,能消納氯元素形成硅鋁酸、氯鋁酸鈣復鹽與其他水泥水化物形成一體化,并能包固游離鈉元素,可抵制海水、鹽堿地等惡劣環境中氯化鈉、硫酸鈉等有害物質的侵入腐蝕,大大提高海工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資料顯示,每立方米混凝土能耗約為59.79公斤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0.25噸,產生酸化氣體相當于二氧化硫0.763公斤,按我國目前年消耗20億立方米混凝土計算,將年消耗1.2億噸的標準煤,產生5億噸的二氧化碳和153萬噸酸化二氧化硫,對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是相當嚴重的。目前我國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除了人為拆除,很多建筑物由于受到環境影響遭到破壞,提前報廢。如果能將混凝土工程的壽命延長一倍,則能源、資源、資金和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就相應減少1/2,如能將壽命延長5~6倍,則獲益將成倍增加。
隨著我國大力發展利用海洋資源,推進臨港工業、海洋能源和海洋新型產業的興起,需要建設大量的海洋工程,而海工特種水泥的開發應用,必將為防腐抗滲海工材料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前景和市場契機。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月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劉娟 電話:010-82387968-807
QQ: 2850329508 郵箱:liujuan@ecorr.org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責任編輯:張春穎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