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
進展1:鹵化丁基橡膠實現工業化生產。
2011年,燕山石化鹵化年產3萬噸丁基橡膠投產,結束了我國該膠種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2012年,浙江信匯合成新材料5萬噸鹵化丁基膠開始生產。
進展2:世界首套反式異戊橡膠工業化裝置建成。
采用我國自主技術建設的世界首套萬噸級合成反式異戊橡膠工業化生產裝置在山東青島萊西市李權莊工業園興建,目前全部裝置已經建成。我國是第一個擁有該工業技術的國家,且合成工藝原理也是世界首創。
進展3:動態硫化橡膠(TPV)實現工業化生產。
包括汽車高速列車密封用TPV新產品,建筑防水用TPV新產品,汽車傳送帶用TPV新產品。
進展4:熱致相分離PVDF中空纖維膜。
TIPS法高性能PVDF中空纖維膜先進制造技術自2013年進入大規模生產與應用階段,至今已實現銷售額過億元,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深度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回用、城市污水回用、海水淡化預處理等80多個項目,日處理水量達到百萬噸。
進展5:國產滲透汽化膜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南京工業大學采用具有良好化學和熱穩定性的多孔陶瓷膜作為支撐體,在其表面復合一層超薄、致密、無缺陷的有機分離層,從而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無機復合滲透汽化膜。針對不同的應用體系和過程,復合膜的有機分離層包括疏水性的PDMS膜、親水性的PVA膜以及通過物理摻雜的混合基質膜和化學改性的共混膜。該有機/無機復合膜被應用于多種典型的滲透汽化過程。目前已在異丙醇和酒精脫水中得到應用。
進展6:聚酰胺1212實現工業化生產。
聚酰胺(PA)俗稱尼龍,超過10個碳鏈的尼龍稱為長碳鏈尼龍,同普通PA樹脂相比,長鏈PA具有吸水率低、尺寸穩定性好、韌性和柔軟性好、耐磨損性能優異、電性能優異等特點,是目前國內外重點研究發展的領域。迄今為止,目前主要有法國ATO公司生產的PA11和由德國Huls公司、瑞士Emser公司投產的PA12,其他長鏈PA均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國內自主開發的PA1212性能可完全替代進口PA12和PA11,目前已建成工業化裝置。
進展7:新型內給電子體聚丙烯。
世界聚丙烯的生產能力達4000萬噸以上,是世界合成樹脂中產量最大的品種之一。聚丙烯催化劑絕大部分為第四代Ziegler-Natta聚丙烯催化劑,該體系的主催化劑的內給電子體為鄰苯二甲酸酯,現已發現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我國于2003年開發了一類具有新型結構的化合物1,3-二醇酯,經過幾年的研究,發現以該類化合物為內給電子體的催化劑具有活性高(比現有催化劑高40%以上)、共聚性能好等特點。目前已經工業化生產,累計生產新型聚丙烯樹脂300萬噸。中石化成為繼巴塞爾公司之后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進展8:對位芳綸和T700碳纖維工程化技術取得突破。
煙臺氨綸、神馬集團、常州兆達均宣布生產出合格的對位芳綸工業化產品。
中簡科技、中復神鷹、西安康本、藍星集團都宣布T700產業化裝置建成。
芳綸重要原料苯二甲酰氯清潔生產工藝也已實現突破。
進展9:聚丙烯建筑模板已實現應用。
我國每年生產木質建筑模板約5000萬平方米,若用PP替代,可大量節約木材;鋼模板產量約6000萬平方米,若用PP取代,可大大減輕重量,降低能耗。
進展10:無甲醛釋放脲醛樹脂實現工業化生產及應用。
以長鏈多醛預聚物作為脲醛膠的結構改性單元,將這種預聚物引入到脲醛樹脂的反應中,使得脲醛樹脂結構中形成長鏈烷基醚等穩定結構;同時結合后交聯技術的使用,進一步提高人造板的膠結強度,并對樹脂中剩下的微量羥甲基進行封端,消除由羥甲基引起的甲醛釋放。這種新型脲醛樹脂從高分子鏈結構上消除了易于分解釋放甲醛的羥甲基、亞甲基醚等不穩定結構,因此其制造的人造板在使用過程中甲醛的釋放達到≤0.3mg/L,接近零釋放。
責任編輯:班英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