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觀結構、相變和形狀記憶效應。在馬氏體相變和逆馬氏體相變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預應變為6%和8%時,最大恢復應變為5.33%和6.87%。該合金具有迄今為止最大恢復應變,是應用前景廣闊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形狀記憶合金(SMA)由于其獨特的特性(例如形狀記憶效果和超彈性)而成為重要的功能材料,服役環境多為100℃以下。隨著SMA的不斷發展,對具有較高轉變溫度(超過100℃)的SMA的需求正在增加,這被定義為高溫形狀記憶合金(HTSMA)。盡管在過去的十年中進行了廣泛而持續的科學努力,但由于高溫金屬SMAs的原材料價格昂貴,熱穩定性差且恢復應變低,因此尚未在商業市場中得到充分應用。因此,設計新型高溫形狀記憶合金,例如基于ZrCu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引起了研究人員越來越多的興趣。
來自廣東工業大學、哈工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設計了Zr50Cu25Ni7.5Co17.5高溫形狀記憶合金,具有出色的熱穩定性,獲得了最佳6.87%(最大8%預應變)的最大恢復應變,分析了該合金的變形機理。相關論文以題為“Zr50Cu25Ni7.5Co17.5high-temperatureshape memory alloy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large recovery strain,and the associated microstructural deformation mechanism”發表在Materials and Design。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matdes.2020.109108
本合金在Ar的環境下采用電弧熔煉制備,通過XRD和SEM表明,合金只存在馬氏體。發現合金經過4個熱循環后,逆馬氏體相變峰值溫度(Ap)和馬氏體相變的峰值溫度(Mp)基本保持不變,Ap增加3K,Mp減少3K,這可能是由于熱循環過程中的位錯導致。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馬氏體相變的熱穩定性明顯優于Zr50Cu50合金。由于Zr50Cu50合金的共析反應導致熱穩定性降低,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的Ni和Co能夠抑制熱循環期間的共析反應,進而提高熱穩定性。
圖1 (a)自協作性晶體的形態;(b)晶體中的子結構;(c)M和T的對應選擇區域衍射圖;(d)M對應的選擇區域衍射圖;(e)未變形的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面缺陷的明場像
圖2(a)HREM和(b)沿[100]方向的B型平面缺陷的對應IFFT圖像
圖3(a)不同熱循環次數的DSC曲線;(b)熱循環次數對Zr50Cu25Ni7.5Co17.5合金的相變溫度的影響
研究發現Zr50Cu25Ni7.5Co17.5合金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與典型的TiNi SMA拉伸/壓縮行為相反。Zr50Cu25Ni7.5Co17.5合金的形狀記憶效應比Zr50Cu50合金好很多。在變形初始階段馬氏體表現出自協作形態,少量(001)復合孿晶開始解纏,變形應變可完全恢復;壓縮應變4%時,納米級(021)和(111)I型形變孿晶開始形成,沿(021)孿晶邊界同時出現堆積斷層;在8%的形變應變下,形成越來越多的納米級(021)和(111)I型形變孿晶,同時(111)I型孿晶的界面變得彎曲。新的變形機制使馬氏體在變形過程中具有可逆性,從而在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產生了更好的形狀記憶效果。
圖4 不同預應變的Zr50Cu25Ni7.5Co17.5合金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及加熱過程中的恢復行為
圖5(a,b)變形為2%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馬氏體的明場TEM圖像和所選區域的衍射圖;(c)相互纏繞的(001)孿晶的明場TEM圖像;(d)相應的選定區域衍射圖
圖6(a,b,c,d)變形為8%Zr50Cu25Ni7.5Co17.5合金中馬氏體的明場TEM圖像和區域A B的衍射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