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可以將CO2轉化為可再生燃料和工業化學品,并被提倡作為人工碳循環的關鍵步驟。通過合理調整電催化劑材料和實驗條件,在眾多還原產物中,甲酸被認為是商業上最可行的產品之一。Pd具有驚人的獨特性,能夠以接近零的過電位和良好的選擇性生成甲酸鹽。然而,由于副反應中間體的CO中毒,它的穩定性通常非常有限。
香港理工大學的Bolong Huang教授和蘇州大學李彥光教授(共同通訊),研究Pd和Ag的一維合金納米線在CO2RR電催化中的應用潛力,首次證明合金化Pd-Ag納米線能夠將超穩定的二氧化碳還原成甲酸鹽。相關論文以題為“Alloyed Palladium–Silver Nanowires Enabling Ultrastable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to Formate”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5821

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合金納米線在0.1 m的KHCO3中對CO2RR生成甲酸具有很好的電催化性能。Pd4Ag納米線可以使反應在接近零的過電位下進行,在-0.3 V之前保持高甲酸鹽選擇性(> 90%),即使在<-0.43 V時也表現出極好的長期操作穩定性,而人們以前認為在Pd上不能穩定地產生甲酸鹽。該研究為長期存在的Pd材料的穩定性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可能代表著其實際應用的重要一步。
首先,研究人員用粉末XDR分析了最終產物的晶體結構。如圖1a所示,Pd4Ag表現出面心立方結構典型的衍射信號。它的單個峰位于純Pd和純Ag的峰之間,但相對更接近Pd,這證明了根據韋加德定律形成了富Pd合金。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1b)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圖1c,d),發現Pd4Ag主要由1D納米線(平均直徑為5-6納米,長度為幾百納米)和一小部分納米粒子組成。使用像差校正的大角度環形暗場(HAADF) STEM進行仔細檢查,可以發現清晰的(111)和(200)晶格條紋(圖1e)。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納米線表面不是原子級光滑的,而是由包括(111)、(200)、(211)和(311)晶面的混合物組成,這些晶面是根據它們的晶體取向確定的。

圖1 Pd4Ag納米線的結構表征。a)Pd4Ag納米線、純Ag和Pd納米粒子的XRD圖譜;Pd4Ag納米線的b)TEM圖像和c–d)STEM圖像;e)來自(d)中封閉區域的Pd4Ag納米線的像差校正的HAADF-STEM圖像;6)Pd4ag納米線STEM圖像和相應的EDS元素映射;Pd4Ag和純Pd的Pd 3d XPS光譜;Pd4Ag和純Ag的Ag三維XPS光譜;Pd4Ag的Pd K邊XANES和Pd參考;Pd4Ag和Ag參比物的Ag鉀邊XANES光譜。
接下來研究了合金納米線在標準氫電池中的電催化性能,并與純Pd納米粒子進行了比較。圖2a描繪了Pd4Ag在N2飽和(pH = 8.2)或CO2飽和(pH = 6.8) 0.1 M KHCO3中的典型極化曲線。根據以前的報告,一旦工作電位接近或超過-0.1 V,純Pd的計時電流(I–t)曲線開始下降。相比之下,Pd4Ag納米線的計時電流曲線即使在-0.44伏下也沒有或幾乎沒有失活的跡象(圖2b)。

圖2 Pd4Ag納米線在0.1 m KHCO3中的CO2RR性能。。a)Pd4Ag在CO2或N2飽和電解質中的極化曲線;b)Pd4Ag在所示不同工作電位下的總電流密度;c)與文獻中的純Pd和典型Pd催化劑相比,Pd4Ag的電位依賴性和甲酸酯選擇性;d)Pd4Ag和純Pd在所示的幾個選定電位下15 000秒的長期計時電流曲線。

圖3 CO在Pd4Ag和純Pd上的累積分析。a)Pd4Ag和b)純Pd上的正向極化曲線;c)不同工作電位下Pd4Ag和純Pd上的集成CO氧化電荷,和相應CO的表面覆蓋率。

圖4 Pd4Ag上CO2RR過程的密度泛函模擬。a) Pd (111)和b) Pd4Ag (111)的晶格結構和EF附近的電子分布;c)與純Pd相比,Pd4Ag的PDOS;Pd4Ag中d) Pd-4d軌道和e)軌道 Pd4AAg-4d中的Ag-4d軌道;f)CO2RR合成甲酸過程中關鍵中間體的PDOS;g)Pd4Ag上關鍵中間體的吸附構型;h)二氧化碳和CO在Pd和Pd表面的吸附能;i)CO2RR在Pd4Ag上的高能反應途徑;j)顯示Pd4Ag改善CO耐受性的機理的示意圖。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探索了Pd和Ag之間的合金化效應以促進CO2RR生成甲酸鹽,即使在小于-0.4 V下也能測量到優異的長期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于合金納米線上CO耐受性和選擇性穩定,這一結論在文中得到了詳細的電化學表征和理論計算的支持。(文:8 Mile)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