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理工大學《JMST》:強度800MPa!延伸率21.7%!緩解局部應力集中實現高強度、高韌性仿生鋼!
2024-03-05 13:26:28
作者:材料學網 來源:材料學網
分享至:
工程材料中一個微小的結構缺陷都可能帶來相當大的局部應力集中,從而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破壞,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因此,有效緩解局部應力集中是材料設計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金屬材料的成分設計和冶金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形成與基體彈性模量有顯著差異的夾雜物或次生相。當外部應力導致位錯移動時,位錯往往會聚集在高能位置,形成一些微孔(裂紋源)。微孔處存在三向應力集中,通常會在應力作用下擴展并合并成凹陷或微裂紋。Wang 和 Zhang發現微裂紋的尖端容易引起局部應力集中,裂紋沿晶界或在晶粒內逐漸擴展。由于缺陷能量較高,晶界更容易被撕裂,從而形成斷裂面。為了延緩晶界和晶粒內部的失效,Yan 等人采用循環應變模式在鎂合金中設計了合理數量的晶界和孿晶界。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材料的強度和塑性,但抑制應力集中和裂紋擴展的效果并不顯著。Huang 等人提出了位錯工程理論,通過在高強度馬氏體中積累超高密度的位錯,可以緩解應力集中并改善材料塑性。馬氏體中積累超高密度的位錯,從而緩解應力集中并改善材料塑性。然而,這種方法對材料的強度和位錯的最大容量要求過高,而且需要突然激活位錯。我們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當存在多個次生相時,相鄰應力場會帶來相互促進的耦合強化,而強化效果與次生相的分布和形態有關。目前,關于如何充分利用第二相的強化效應來緩解金屬材料應力集中的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 近年來,仿生工程 已成為材料設計中一種前景廣闊的方法。在材料設計中大有可為。Wu 等人從螳螂蝦的身體結構中汲取靈感,設計出一種仿生微結構,顯著提高了材料的吸能性能。同樣,Shi 等人開發了一種仿生魚骨狀微結構,以限制裂紋擴展路徑。目前已開發出多種仿生結構,如仿蜂窩結構、仿軟體動物結構、仿投手植物結構、仿鯊魚盾鱗結構等。然而,這些仿生項目仍處于早期階段,需要進一步開發才能實現產業化。關鍵是要開發出與冶金鋼鐵工業現有設備兼容的新型仿生金屬材料加工技術。竹纖維的天然結構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表現出復合、多相和異質結構的特點。纖維束由不同長度的實質細胞形成。纖維壁呈現異質微觀結構,從外層到內層的厚度各不相同。竹子的這種纖維異質結構有助于提高其強度和韌性。受天然竹子結構的啟發,我們開發了一種具有模仿竹纖維的異質結構的中碳鋼,利用多種強化機制。利用異質邊界和膠結物的耦合構建點線拓撲結構,有效傳遞應力并緩解應力集中,從而在保持優異塑性的同時顯著提高屈服強度。有關此課題,華北理工大學聯合悉尼大學廖曉舟教授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Strong yet ductile bionic steel by mitigating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function”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05030224001774?via%3Dihub圖 1. 初始普通碳鋼(a)和預處理后(b)的微觀結構。圖 2. 熱軋和退火后假共晶樣品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 軋制和退火后的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a)天然竹纖維結構圖。(b-d)分別是在 550、600 和 650 °C 下軋制的樣品。其中 F 代表鐵素體,PF 代表原共晶鐵素體,EF 代表共晶鐵素體、 θ 代表膠合鐵素體曲線,(f)屈服強度-均勻伸長率比較。軋制方向稱為 RD,與軋制工具接觸表面的法線方向稱為 ND,而 TD 表示與其余兩個方向垂直的方向。 圖 3. 仿生鋼在軋制和退火過程中的鐵素體晶粒尺寸信息(a-c)和取向差演變(d-f)。圖 4. 竹纖維復合材料中碳素結構鋼的精細表征和結構參數統計。(a) TEM 發現樣品的微觀結構中存在大量位錯,且雪明碳酸鹽已明顯球化。(b) TEM 觀察結果表明,大尺寸的雪明碳酸鹽很容易聚集在晶界處,從而對晶界產生針刺效應。對晶界產生了釘扎作用。(c、d)通過 TEM 觀察到,鐵素體晶粒內部析出了納米級的雪明碳酸鹽。在 A-600 樣品的鐵素體晶粒內部析出,而其他位置上的雪明碳酸鹽尺寸較大(c),形成了多尺度的雪明碳酸鹽分布特征,而且雪明碳酸鹽的分布更為分散(d)。(e) 用金屬材料線性強化理論分別量化了奧羅旺強化機制(σC)、晶界強化機制(σGB)、位錯強化機制(σdis)和 HDI 強化機制(σHDI)對屈服強度(YS)的貢獻。(f) 利用 TEM、Image Pro 和 EBSD 計算雪明碳酸鹽的面積分數和平均直徑,發現雪明碳酸鹽的分布 (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