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4日,華北油田采油二廠應用4大類6種HZ系列配方體系,對腐蝕嚴重的100口油井對癥施藥。先期實施的40口腐蝕井平均檢泵周期延長529天,年創效770萬元,其中14口油井檢泵周期達到1000天以上,“短命井”變身為“長壽井”。
歷經35年開發,華北最大第三系砂巖岔河集油田已進入高含水后期開發。據統計,華北油田采油二廠油井管桿腐蝕呈逐年上升趨勢,總數由2009年的89口增加到2012年的138口,占岔河集油田生產油井的31%。其中,40口重點井三年作業149次,平均檢泵周期183天。
2010年9月起,采油二廠把延長檢泵周期相關技術研究作為重大課題,對岔河集油田2007年至2010年因腐蝕、結垢造成檢泵作業的油井進行全面摸底調查。調查發現,即使同一區塊,受不同儲層介質影響,采出液性質發生改變,油井的腐蝕情況也有較大差異。對此,這個廠確定了腐蝕井“一井一劑”管理模式。2011年,這個廠與科研單位合作,在岔河集油田選取了腐蝕較嚴重的40口腐蝕結垢井,針對不同油井存在的腐蝕差異,對每口井產出液進行分析,逐口井對癥優選藥劑配方,構建了適用于岔河集油田的整套緩蝕阻垢系列配方體系。
為保證加藥工作的實施,這個廠制定了加藥管理制度和加藥管理流程,對腐蝕油井應用單井間歇加藥防腐這種簡單易行的方式進行治理,采取定人員、定藥劑、定周期的加藥管理方法。
采油二廠采取井站實施、作業區監督、工程所監管的三級管理方法,全過程納入考核范圍,與績效掛鉤,將加藥操作精細化、嚴密化,確保每口油井按照設計要求按時足量“吃藥”。同時,這個廠還對加藥井的作業情況進行跟蹤,注重對加藥井管桿腐蝕情況及時取樣,為調整藥劑提供可靠依據。此外,還建立離子分析與腐蝕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實現動態監測油井腐蝕情況并及時調整藥劑配方,以保證防腐阻垢效果。通過現場調查、取樣分析、數據分析、方案優化的一體化管理模式,確保防腐阻垢工作順利實施。
3年來,華北油田采油二廠檢泵周期由加藥前的平均183天延長到現在的712天,平均延長529天。檢泵周期延長帶來的效益是油井維護工作量下降,平均每年減少井下作業45井次,實現減少井下作業及原油損失折合年效益達770萬元。隨著加藥規模的逐步擴大,預期年創效益達1000萬元以上。
責任編輯:聶建敏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