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11時8分,由中國中鐵(601390,股吧)大橋局承擔制作安裝的港珠澳大橋全橋首個承臺墩身CB05標非通航孔橋192號墩承臺墩身,順利整體安裝到位。
6月3日4時,大橋局2500噸級“小天鵝”號運架一體起重船的船員們開始拋錨、絞錨作業,于上午9時完成初定位。經過50多分鐘的精確定位后,“小天鵝”號緩緩放松主鉤,精確調整位置,將承臺墩身放置到鋼管復合樁樁頂的6個千斤頂上。承臺墩身荷載由“小天鵝”號轉換到鋼管復合樁上。隨后,6個千斤頂同步起頂,將承臺墩身起頂到設計標高,順利安裝到位。
這次安裝的192號墩承臺墩身長為15.6米,寬為11.4米,高度為4.5米,底節墩身高為14.29米,總重量約2500噸。首個承臺墩身的整體成功安裝標志著港珠澳大橋CB05標順利實現了由鉆孔樁施工向承臺墩身整體安裝施工關鍵工序的轉換,為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推進施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悉,由于港珠澳大橋橋位橫跨伶仃洋,且伶仃洋是一個典型弱洋流海域,每年從珠江口夾雜著大量泥沙的江水涌入海洋,大橋橋墩就像一道道擋水籬笆一樣,影響水流的通過。為降低大橋阻水率,港珠澳大橋橋墩特別設計為單墩低樁埋置式承臺。
港珠澳大橋CB05標非通航孔橋橋墩采用先預制后安裝的工藝進行施工。其中承臺墩身的一次性整體澆筑、承臺墩身運輸、埋置式承臺墩身止水技術是三大技術難題。中國中鐵大橋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通過大型化、工廠化、裝配化、標準化順利實現了承臺墩身一次性整體澆筑,通過小天鵝號吊具改造實現了承臺墩身試吊和運輸,通過采用雙壁鋼圍堰、澆筑封底混凝土攻克止水難題。
港珠澳大橋設計標準高,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為達到這一目標,大橋承臺墩身采取四大防腐技術確保承臺墩身的質量:采用高性能的海工混凝土,并增加混凝土覆蓋層厚度;墩身浪濺區最外層鋼筋采取不銹鋼鋼筋;采用了犧牲陽極保護措施;采用硅烷對承臺墩身表面進行浸漬。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