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方法,能以時間分辨石墨烯中超高速光電流的形成,測量其時間動態。他們還發現石墨烯可以放射太赫茲輻射。相關研究報告發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信》雜志上。
石墨烯制成的光電探測器能非??焖俚靥幚砗鸵龑Ч怆娦盘枺谝黄っ胫畠仁艿焦獯碳さ氖┚湍墚a生光電流,但在此之前沒有一種可行的方法快到可以測量石墨烯內的這些過程。石墨烯真正令科學家著迷之處在于其極高的導電性,這一特性在光電探測器的發展中十分有用。這些電子元件可以探測輻射,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因此激發了科學家利用石墨烯來設計超高速光電探測器。然而,石墨烯內的光電行為時間動態目前還無法測量,例如,難以測量對石墨烯進行電刺激直至其產生光電流需耗時多久。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方法,首次將測量到的石墨烯內光電流的時間分辨率提高到皮秒范圍,這允許他們探測僅僅為幾皮秒的脈沖。
光電探測器的核心在于通過金屬接觸融入電路的自由懸浮態的石墨烯。光電流的時間動態可通過名為“共平面帶狀線”的方法測量,該方法由特殊的時間分辨激光光譜程序,即泵浦探測技術所評估。激光脈沖會激發石墨烯中的電子,而這一過程的動態會被另一束激光所監控。有了這項技術,物理學家能精確監視石墨烯中的光電流究竟如何產生。
科學家還利用新方法進一步觀察后發現,當石墨烯被光刺激時,可散發太赫茲范圍的輻射,這位于紅外光和電磁光譜中的微波輻射之間。關于太赫茲輻射的特殊之處在于,它顯示了相鄰頻率范圍的共享屬性,其可以像粒子輻射般捆綁,也滲透了電磁波的特性。這使其成為了材料試驗的理想備選,并可應用于特定的醫療領域。
延伸閱讀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二維碳材料,是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和少層石墨烯的統稱。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導熱系數高于碳納米管和金剛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比納米碳管或硅晶體高,而其電阻率比銅或銀更低,為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因其電阻率極低,電子遷移的速度極快,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晶體管。由于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也適合用來制造透明觸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