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由于能源危機的不斷加劇和環境治理方面的需要,熱電材料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自19世紀初發現半導體材料的Seebeck效應和Peltier效應以來,熱電材料如雨后春筍般在材料研究界大量出現。熱電材料是一種利用固體內部載流子運動,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轉換的功能材料,一般要求具備價廉、無毒、較高的電子傳導和較低的熱傳導性能等優點,因此其常于溫差發電和熱電制冷兩方面。為實現熱電材料的大范圍使用,如何提高熱電材料的轉換效率成為了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成果簡介】
近期,美國西北大學Mercouri G. Kanatzidis教授(通訊作者)報道了該課題組在電子摻雜三元硫化物AgBi3S5熱電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題為“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Electron-Doped AgBi3S5 with Ultralow Thermal Conductivity”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在電子摻雜AgBi3S5三元硫化物在300-800 K的溫度范圍內,具有較低的晶格熱導0.5-0.3 Wm-1K-1,其優異的性能特點歸因于Ag和Bi原子的雙rattling聲子振動模式。在陰離子位點摻雜氯離子作為電子供體,能夠顯著提高AgBi3S5三元硫化物的電性能。本文采用單拋物線型模型,闡述了載流子濃度為5×1018-2×1019 cm-3范圍內的Seebeck系數變化趨勢。同時,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的方法制備了0.33%氯摻雜的AgBi3S5三元硫化物,其熱電優值在800 K時接近于1.0。
【圖文導讀】
圖1. AgBi3S5晶型結構、元素分布及氯離子摻雜量與載流子濃度關系
(a) AgBi3S5晶體結構示意圖;
(b) AgBi3S5及氯離子摻雜AgBi3S5的XRD;
(c) 0.33%氯摻雜量AgBi3S5的斷裂表面的SEM;
(d-f) 0.33%氯摻雜量AgBi3S5的EDS mapping (Ag, Bi, S);
(g) 離子化氯含量與載流子濃度關系(插圖為室溫下由紫外可見儀器測試得到的AgBi3S5光學帶隙圖);
圖2. 不同氯摻雜量AgBi3(S1-xClx)5的電子傳導、Seebeck系數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a) 不同氯摻雜量AgBi3(S1-xClx)5的電子傳導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b) 不同氯摻雜量AgBi3(S1-xClx)5的Seebeck系數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c) Seebeck系數與研究范圍內的載流子濃度的單拋物線形模型關系圖;
(d) 不同氯摻雜量AgBi3(S1-xClx)5的功率因數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圖3. AgBi3(S1-xClx)5的總熱導、ZT值與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
(a) AgBi3(S1-xClx)5的總熱導和晶格熱導與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
(b) 已報道二元金屬硫化物的總熱導和晶格熱導與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
(c) AgBi3(S1-xClx)5的ZT值與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
(d) 已報道二元金屬硫化物的ZT值與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
圖4. AgBi3S5的聲子和Grüneisen色散
(a) AgBi3S5的聲子色散;
(b) AgBi3S5的Grüneisen色散;
(c) AgBi3S5的晶格熱導和溫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實驗和理論計算的熱導值與溫度的函數;
(d) AgBi3S5的聲子態密度,圖中雙峰來源于Ag和Bi,表明具有雙rattler振動;
圖5.圖4a中關于Z-Γ-X處的聲子色散拓展圖
在rattle模式中的Z1處,中心層的兩個Bi原子大幅振動而其他Bi原子振幅較小,相似在X1處,兩個Ag原子振動強烈,其他位置相對穩定。研究表明Ag和Bi原子在低頻率的雙rattling振動模式中抑制了AgBi3S5的晶格熱導。
【小結】
本文提出了由低成本、無毒窄帶隙半導體材料AgBi3S5,通過進一步電子摻雜,得到的AgBi3S5材料具有高ZT值,低熱傳導性能等優點。通過異價離子摻雜優化調整電導性能,同時基于本征材料的低熱導特性,研究人員制得了高性能的熱電材料AgBi3S5。本研究展示了一種獨特的AgBi3S5雙rattling聲子振動模式,該模型主要與AgBi3S5中的Ag和Bi原子有關,從而引起了超高的Grüneisen參數和較低的熱傳導特性。本工作旨在開發具有獨特的電子或聲子傳導特性的高性能熱電材料,為以后的熱電材料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策略。
【通訊作者簡介】
Mercouri G. Kanatzidis教授是美國西北大學資深教授,在熱電領域造詣頗深,研究方向為熱電材料、金屬硫屬化合物、無機固體化學和生物無機化學等;目前在Science,Nature等雜志上發表論文1000余篇,被引用次數超過41300多次,H因子為93。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