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斌與重慶大學教授黃曉旭帶領的團隊在高壓下發現了納米鎳持續強化現象,3納米鎳在高壓下的強度可達到普通商用鎳強度的10倍。該研究為獲得高強度金屬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高壓細晶強化。相關研究日前發表于《自然》。
通常情況下,晶粒越小,強度越高。不過,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當晶粒細化到約15~10納米以下時,納米金屬的強度不再增加,反而減小——表現出軟化現象。對于晶粒更細(小于15納米)的納米金屬,隨尺寸變小而出現的強度變化一直是個謎題。這是因為傳統實驗手段對如此細小材料強度的測量面臨極大挑戰。
上述團隊率先將一種用于地學礦物研究的技術引入到納米材料的壓縮變形研究。他們對200納米至3納米(總共8個晶粒尺寸)的金屬鎳進行了高壓下的形變對比研究,發現金屬鎳的壓縮強度隨著晶粒尺寸的減小而持續增加。其中,3納米鎳樣品的強度可達到傳統鎳強度的10倍。
進一步的理論計算及透射電子顯微鏡測量表明,20納米以下的樣品中出現的偏位錯以及高壓對晶界塑性形變的極大抑制是小尺寸樣品強化的關鍵。研究人員在另外兩種金屬金和鈀中也觀測到了類似的細晶強化現象。因此該研究提供了一種獲得高強度金屬的普適途徑——壓縮納米金屬獲得高強度。
“以前的研究表明,納米晶細化到一定尺寸會軟化。我們的研究表明,壓縮可有效壓制納米晶界的塑性形變,從而抑制了軟化,因此可幫助我們獲得高強度的納米金屬材料。”陳斌說,“制備出實用的高強度納米金屬應該不會遙遠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