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FCC單相多主元合金(如CoCrNi和CoCrFeMnNi模型合金)引起了研究人員大量的關注。其中,相比大多數FCC多主元合金,具有低堆垛層錯能(SFE)的CoCrNi基合金顯現了優異的強塑性、疲勞和裂紋擴展損傷性能。盡管CoCrNi基多主元合金的強度-延展性能及變形機理已廣為人知,但它們在循環載荷下的性能以及基本的疲勞變形機制如何,仍是未被完全理解的科學問題。回答這些問題對于它們潛在的工程應用至關重要,這是因為,約80%的工程裝備機械故障是由疲勞破壞引起的。
因此,來自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深入研究了具有低層錯能的CoCrNi多主元合金在室溫下的疲勞變形機制,重點分析了循環加載下的位錯運動及結構形成原因。相關成果以題為‘Cooperative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 a fatigued CoCrNi multi-principal element alloy: A case of low stacking fault energy’的論文發表在力學頂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上。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mps.2023.105419
首先,通過對比CoCrNi多主元合金與其他多主元合金(如CoCrFeMnNi, CrFeNi, Al0.5CoCrFeMnNi, Al0.5CoCrFeNi)及傳統奧氏體鋼(如high-Mn TWIP steel, AL6XN steel, Sanicro25, 316L steel))的低周疲勞性能,如圖1所示,發現該CoCrNi合金在Manson-Coffin曲線及Wohler曲線中均顯示了較為優異的疲勞性能。
Fig. 1. (A) Manson-Coffin、(B) Wohler 曲線對比:CoCrNi 合金與其他多主元合計及傳統奧氏體鋼
接著,利用TEM深入揭示了CoCrNi多主元合金在0.3%、0.5%、0.7%應變幅下的疲勞變形機理,發現該CoCrNi合金呈現兩種主要的位錯構型:即滑移帶、位錯墻/胞結構,而這兩種位錯構型通常分別形成于具有低 SFE 和高 SFE合金材料中。
具體地,在 0.3% 的低應變振幅下,疲勞變形特征包括主滑移帶和雙滑移帶(分別在≈71% 和 29% 晶粒中占主導地位),如圖2。
Fig. 2. CoCrNi合金在 0.3% 應變幅下測試直至斷裂的 BF-TEM 顯微照片。這里,典型的位錯結構是滑移帶:(A-C) 主滑移帶,(D-F) 雙滑移帶。
隨著循環應變幅增大至0.5%和0.7%,除了平面滑移帶之外,由于位錯交滑移和多滑移體系的激活,還形成了位錯墻/胞結構(如圖3)。定量地,在 0.5% 和 0.7% 的應變振幅下,分別在≈33% 和 60% 晶粒中發現了位錯墻/胞結構,其余晶粒呈現平面滑移帶結構。
更有意思的是,在位錯墻/胞之間的位錯通道內,不僅觀察到了通常認為的螺位錯,而且發現了不全位錯和層錯,它們通過平面滑移的方式在位錯墻/胞之間運動。因此,在CoCrNi合金中,盡管存在位錯墻/胞等代表著嚴重局部變形的位錯結構,位錯通道內的不全位錯和層錯平面滑移行為,在循環加載下仍可承載“更可逆”的塑性應變,從而延遲疲勞裂紋的萌生和擴展。因此,這一行為,很好的解釋了具有低層錯能的CoCrNi合金優異的疲勞和耐損傷性能。
Fig. 3. CoCrNi合金在 0.7% 應變幅下直至斷裂測試的 TEM 顯微照片。這里,典型的位錯結構包括(A-C)滑移帶(SB)、堆垛層錯(SF)和(D-E)位錯墻/胞
進一步,對位錯密度及位錯類型的估算與分析,發現:隨著應變幅的增加,總位錯密度的顯著增加來自于統計存儲位錯(statistically stored dislocations,SSDs)的增加,而幾何必須位錯密度(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GNDs)的增加幅度相對不顯著(圖4)。因此對比位錯結構隨著應變幅的變化,推斷:位錯墻/胞結構可能在疲勞變形中發揮統計存儲位錯的作用,而位錯滑移帶可能作為幾何必須位錯。
Fig. 4. 在不同應變幅下CoCrNi 合金的總位錯密度、GND-密度和 SSD-密度
此外,對不同晶粒取向的位錯結構統計發現,不同位錯結構(滑移帶、位錯墻/胞結構)的形成與晶粒取向的關系不大,進一步分析認為,相鄰晶粒的約束和Copley-Kear效應更有可能決定了這些位錯結構的形成。其中,Copley-Kear效應能夠很好地解釋CoCrNi中全位錯和不全位錯的共存(或交滑移和平面滑移共存)。具體來說,對于低層錯能的合金材料,由于加載方向(即拉伸或壓縮)的不同,不全位錯的分離距離也不同,分別表現出全位錯或不全位錯滑移特征。
Fig. 5. 在 (A) 0.3% 和 (B) 0.7% 應變幅下CoCrNi 合金不同位錯結構的晶粒取向IPF 圖
以上工作也可為理解具有低層錯能的其他多主元合金及傳統合金(如奧氏體鋼)的變形機制提供參考。
該團隊此前還研究了CoCrFeMnNi合金的低周疲勞變形機理,以及CoCrNi合金在室溫/550℃中高溫下的疲勞性能、機理,詳見以下文章:
[1]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CoCrFeMnNi high-entropy alloy under low-cycle-fatigue loading, Acta Materialia, 2021, 215, 117089 ( 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21.117089)
[2]Superior low-cycle fatigue properties of CoCrNi compared to CoCrFeMnNi, Scripta Materialia, 2021, 194, 113667(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0.113667)
[3]Elevated-temperature cycl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CoCrNi in comparison to CoCrFeMnNi, Scripta Materialia, 2022, 220, 114926(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2.114926)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