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碳纖維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的特點,可加工成織物、氈、席、帶、紙及其他材料。碳纖維除用作絕熱保溫材料外,一般不單獨使用,多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復合材料。碳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可用作飛機結構材料、電磁屏蔽除電材料、人工韌帶等身體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殼、機動船、工業機器人、汽車板簧和驅動軸等。
但是,下面要介紹的幾款實例,卻是突破了碳纖維“強”“輕”的特點,通過添加KRAIBON橡膠后進行材料改性后的常見產品,讓我們一起來探險吧。

▲柔軟部分與剛性部分的結合
實現纖維復合材料與橡膠的結合為產品的創新開辟了新的途徑。
由kraibon?和織物組成的膠布在硫化后具有一定的強度而且非常柔軟靈活。同時,kraibon?能確保膠布與CFRP緊密結合。這樣就可以通過簡單生產過程生產出結合剛性和柔性靈活部分組成的復雜零件。除了剛柔組合的功能(參見左圖),還可以通過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層壓板結構來修改產品的彎曲剛度。

▲ 碳纖維引擎蓋
碳纖維部件擁有輕量化、高強度等特點,而輕量化以及亮麗的花紋也與性能和外觀掛鉤,所以,現在很多汽車部件均都由碳纖維打造而成,如空氣套件、引擎艙蓋、后備箱蓋、引擎艙內部件等等。碳纖部件的制作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汽車改裝件上普遍需要進行螺絲打孔,而碳纖維本身強而脆的特點使得在打鉆結合的時候容易產生縫隙,甚至變型。Action公司深知其特點,于是在其產品上特定區域添加了KRAIBON,使得兩個產品之間的結合程度更加緊密,也不影響原來產品的性能表現。因為增加了產品的韌性,顯而易見,原本因為“硬碰硬”而產生的間隙,自然也就消失了。
新款Head Speed Pro上,Head降低了其硬度,也使其更加靈活,為中級和高級球員提供了真真切切的不可思議的控制性。這款版本加入了Head的石墨烯觸感科技,其結合了Head的極化配重系統,這是種稱作Kraibon的很軟很有彈性的材料,用在拍子的結合處用以提高手感。這些更新讓新款Head Speed Pro成為目前最舒適的一個版本。球拍的吃球很準,控制極佳,擊球也不拖沓懶散。

▲擊打類球棒球拍
工程師的想法再一次顛覆我們的傳統觀念,當我們還在猶豫著怎么取舍強度和韌性的同時,他們,早就把這個拋至腦后,設計了一款可以娛樂于大眾的,又讓業余愛好者們能體驗到高水準選手們的擊打樂趣的球棒,就這樣,在一番奇思妙想后誕生出來。我們還知道,這款棒球棒在銷售地特別受歡迎,而售價卻也不便宜,主要是它滿足了多數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好的想法用在好的產品上面,還需要一個恰當的市場來支撐。

▲ 碳纖維頭盔
碳纖維運動頭盔,利用碳纖維強而輕的特點,既可以在比賽過程給選手提供更輕的佩戴感受,同時更佳的強度能給選手提供多安全的防撞保護。
但我們都知道,碳纖維在受到足夠大的沖擊后,會形成崩潰式的爆裂,強大的沖擊力使碳纖維碎片容易對人體產生二次傷害。通過添加橡膠的頭盔,即使受到碰撞破裂,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粘連的狀態,減少對人體的傷害。當然,我們并不希望每一次碰撞都會有產生這么大的影響,而此時KRAIBON橡膠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減震!減震也就是在選手發生頭部碰撞的時候,通過減弱在硬物撞擊傳到過來的沖擊力,減輕對選手頭部的震動,從而降低對運動員的傷害。

▲ 讓我們來著重關注一下這個看似簡單但又再一次打破傳統的創新產品。在聽完來自BIKE AHEAD COMPOSITES 的Mr.John介紹之后,完全讓我們大開眼界,小小一片橡膠,卻帶來了無窮的想象力。
先來看看產品特點:防滑應用,這是一個纖維優化設計的概念。而KRAIBON這一款獨特的合成橡膠型材料,我們可以直接把它運用到固化過程中。我們的表面改性方法(獲得專利)主要應用于夾緊區域。座管和閥桿處的接口公差得到補償,摩擦力將增大,因此夾緊力降低達60%。因此零件松動的風險降低,您的安全和騎行樂趣將大大地提升,破裂的聲音將被消除。真是細節決定成敗呀,在無需大范圍更改工藝操作的情況,一下子解決了三個大眾難題,創新來源于細節,也來源于突破,敢為人先。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