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淡水試驗站建于2002年8月,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北岸,建在漢口客運港碼頭內,距離岸邊約170米,經度114°04′,緯度30°38′,武漢長江水域水質為淡水,依據2002~2010的測定,其pH為 7.07- 8.2,屬中性偏堿,氯離子含量為 7.7~15.3 mg/L,每年夏季高水位期含量低,而冬季枯水期氯離子含量較高,水中 SO42- 含量比氯離子高,達 33~52.3 mg/L,溶解氧為 5.9~12.6 g/L。武漢淡水站依托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
總體概況
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武漢淡水試驗站建于1995年,依托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建立。2004年6月,科技部遴選確定了28個環境(大氣、水和土壤)腐蝕試驗站組成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武漢淡水試驗站是其中之一。
武漢淡水試驗站建于2002年8月,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北岸,建在漢口客運港碼頭內,距離岸邊約170米,經度114°04′,緯度30°38′,武漢長江水域水質為淡水,依據2002~2010的測定,其pH為 7.07- 8.2,屬中性偏堿,氯離子含量為 7.7~15.3 mg/L,每年夏季高水位期含量低,而冬季枯水期氯離子含量較高,水中 SO42- 含量比氯離子高,達 33~52.3 mg/L,溶解氧為 5.9~12.6 g/L。武漢淡水站依托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主要開展材料在長江淡水環境中腐蝕試驗,建設有試驗躉船和試驗平臺,可進行淡水環境全浸、長尺、水線和水面大氣暴露試驗。武漢淡水試驗站的主要研究內容有:材料(制品)在自然環境中的腐蝕試驗、腐蝕數據積累;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耐蝕性檢測和評定,研究材料(保護層)在水環境中的腐蝕行為和規律;提出材料耐水環境腐蝕性能的保護方法和措施;建立、完善材料在水環境中的腐蝕行為預測、環境腐蝕性評價方法;材料在淡水環境中的腐蝕防護研究。
武漢淡水試驗站在國家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站網的統一組織、指導下,系統進行材料(制品)環境適應性試驗,長期積累各類材料在淡水中的腐蝕數據,開展材料淡水腐蝕行為與環境因素相關性的基礎研究,提高材料淡水腐蝕科學的研究水平;獲得的腐蝕數據提交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中心,實現數據和資源共享,為重大工程建設和科技創新服務。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