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涂層
底涂層也稱為底漆,是涂裝配套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底漆的防腐蝕機理通常是屏蔽作用、鈍化作用、轉化鐵銹、陰極保護等。
屏蔽作用即阻止水汽、氧氣、氯離子以及其他腐蝕介質與金屬表面接觸;鈍化作用即使金屬表面的電極電位向正的方向移動,保護金屬;轉化鐵銹作用即將鐵銹轉化為較致密的鈍化層;陰極保護作用即當水分侵入漆膜時,鋅粉和鋼基材之間形成微電池。鋅的電動勢順序比鐵高,因此,鋅是負電位,成為陽極,鋅發生腐蝕,對鋼鐵起到陰極保護作用。
不同的防腐底漆往往防腐機理不同,有的僅具備一種防腐機理,有的是幾種防腐機理的綜合。常用的比較好的鋼結構底漆是環氧類底漆,環氧富鋅底漆、無機富鋅底漆等。
中涂層
中涂層也稱中間漆,其作用可以增加漆膜厚度,提高涂層的耐久性;水汽滲透率低,屏蔽性優良,增加防腐蝕效果;經濟性好,更好的連接底漆與面漆,提升表面裝飾性,使面漆漆膜更加豐滿。如環氧云鐵中間漆封閉性能很好,附著力好,能夠有效防止腐蝕反應的發生。
面涂層
面涂層也稱面漆,是涂層中最外層的涂料,面漆的作用是遮蔽太陽紫外線,抵抗各種腐蝕環境的破壞,抵擋風雪雨水,耐老化性強,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光澤,具有很好的裝飾性和保護性。有些面漆是針對一股腐蝕環境設計的,有些面漆是真對特殊腐蝕環境設計的。可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的面漆。目前在鋼結構的防護中,多采用聚胺酯類面漆,聚硅氧烷面漆,氟碳面漆等。
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的作用是在鋼結構表面形成耐火隔熱保護層,將鋼結構耐火極限提高以達到設計規范規定的極限范圍。防止鋼結構在火災中迅速升溫發生變形塌落。
防火涂料特點包括幾個方面。
(1)難燃性或不燃性,使被保護基材不直接與空氣接觸,延遲物體起火,降低燃燒的速度;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可以延遲火焰溫度向被保護基材的傳遞。
(2)受熱分解出不燃惰性氣體,沖淡被保護物體受熱分解出的可燃性氣體,使之不易燃燒或燃燒速度減慢。
(3)膨脹型防火涂料受熱膨脹發泡,形成碳質泡沫隔熱層封閉被保護的物體,延遲熱量與基材的傳遞,阻止物體著火燃燒或因溫度升高而造成的強度下降。
涂層間的相容性
鋼結構的涂裝需由底漆、中間漆、面漆、防火涂料相互配合,形成配套體系,共同承擔鋼結構的防護作用。
涂層配套體系要求在選擇各類涂料配套時,要適應環境腐蝕,而且能滿足使用要求。各類涂料相配套時要彼此相容發揮正常功效。
在工程實踐中,經常會發生不同廠家的底漆、中間漆、面漆、防火涂料交互涂裝。其結果是有些涂料相互間不能很好的相容,涂裝之后發生反應,起泡,起皺,將下層涂料咬起。有些涂裝之后,不僅沒起到防護作用,還加速了鋼結構的腐蝕,短時間大量的銹跡透過防火涂料表面返到上層,致使鋼結構涂裝失效。這種情況下,整個涂裝體系必須將所有涂層全部打掉,從鋼表面除銹做起,重涂底漆、中間漆和面漆。結果不僅會延長工期,還會在經濟上造成嚴重的浪費。
為了避免這種不必要的損失,施工中要求鋼結構涂裝前考慮鋼結構涂裝體系中各涂料間是否相容,如果不確定,就需要進行相容性試驗。
在工程實踐中,要求在短時間內試驗出鋼結構底漆、中間漆、面漆是否相容,防火涂料與鋼結構底漆、中間漆、面漆是否相容。目前國家沒有相應的標準方法。本文根據鋼結構涂裝中底漆、中間漆、面漆及防火涂料的防護作用,參照相關試驗方法和涂裝工程實踐經驗,總結出一套實用的檢測方法,并在工程實踐檢驗中得到良好應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檢測涂料相容性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