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肖珩:舞出絢麗的生命圓舞曲——訪北京科技大學退休教授 肖珩
    2016-01-01 00:00:00 作者:王妮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北京科技大學有個專業叫腐蝕與防護,這個專業是一個舞臺,一瞬就是一生。
     
        肖珩是這個舞臺上的一位舞者,她用青春的舞步旋轉幾十年,舞出了屬于她自己的平凡而又閃光的圓舞曲。
     
        本刊記者| 王妮

           采訪完肖珩,恰巧趕上了北京科技大學放學潮,一撥撥的學生從教學樓里中出來,他們說說笑笑身上充滿了青春的朝氣,當我漸漸地走進人流時,忽然有些恍惚,仿佛穿越了時光,來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個婀娜嬌俏的少女遠遠地走來,她穿著一身潔白的連衣裙,扎著兩個小辮,懷里夾著講義,她走得很慢,透過燦爛的陽光,人群中的她是那么地引人注意,而她身上洋溢著的青春定格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里,那時這里被叫做北京鋼鐵學院。
     
        肖珩,福州人士,大名鼎鼎的林徽因之同鄉。舉手投足間盡現閩風閩韻,活脫脫的郁達夫筆下的福州女子的形象——皮膚細白,面部輪廓明晰,聰明能干,充滿活力。而此時, 坐在北京科技大學老干部處的聊吧中接受采訪的肖珩教授,歲月熬白了她的頭發,但年輕時婀娜俏麗依稀可見,就這樣一位美麗的女性,她的專業是邏輯性思維超嚴謹的物理化學專業,一輩子在與鋼鐵樣、涂料、化學試劑等試驗儀器以及試驗數據打交道;就這樣一位嬌俏柔弱的女性在職業生涯之初,卻是經常穿梭于成千上萬臺大型化工或發電設備中,爬到高達幾十米的鐵架上,對冷冰冰的鋼鐵設備之腐蝕情況進行檢測: 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到一線去實踐,在危險中收獲知識

         肖珩,出生于上個世紀40 年代,成長于50 年代,這個年代恰好是共和國重建時期,她和眾多學子們一樣如饑似渴地讀書,渴望能為祖國建設添磚增瓦,一聲“年產鋼鐵1070 萬噸”“為鋼鐵元帥而戰”的號召,讓她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北京鋼鐵學院的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很快她被錄取了。
     
        于是,肖珩懷著滿腔報效祖國的熱忱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從四季如春的南國來到了季節分明的北京。當她還沒有適應北方的氣候和生活環境時,時任校長的一聲“大學生要到工人階級中去鍛煉”,剛跨進大學的校門,肖珩便開始了實習。
     
        她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北京市宣武化工廠開始為期3 個月的實習工作。她每天頂著嗆人的氣味和工人們一起迎著朝陽走進工廠;踏著暮色拖著疲憊一腳高一腳低低回到宿舍,從夏天聽著蚊蟲嗡嗡叫,一直干到北京的初冬悄然而至。3個月的實習,不僅讓她適應了北方的天氣,而且也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充滿理想主義的60 年代的大學生。
     
        大學畢業后,肖珩留校了,她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帶領畢業學生到大型發電廠或化工廠實習。從大連到大同到甘肅再到遼陽,肖珩帶領著學生跑了許多各地的大型工廠。肖珩回憶說,那些日子充滿汗水和疲憊,但美好而純真。記得有一次帶隊實習,要爬到30 米的高空去對一個設備進行檢測其腐蝕情況,其中有一位男學生雖然男子漢勁頭十足,但卻有恐高癥,爬到了10 米高的地方就腿腳發軟再也爬不動了,為了讓這位男學生能夠完成檢測實習任務,肖珩爬到這位男學生的身邊,伸出手拉著男學生往上爬。講到這里,肖珩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說:“我們倆就是這樣,一步步堅定地往上爬,我一邊爬一邊鼓勵他,向上看,你看到藍天、白云……”重溫帶隊實習之路,在那些歲月里所有發生過的事,所有熱烈討論過的話題,如今都成了肖珩心中永不褪色的記憶。肖珩說,在帶隊實習的過程中不僅與學生建立了很深厚的師生情誼,也與工廠的工人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記得1976 年發生了唐山大地震,肖珩正在上海冶煉廠帶隊結業,當她得知北京也被地震波及時,就托同事把孩子從北京接到了上海送到住上海崇明的奶奶家,誰知孩子剛到奶奶家兩天,上海也發生了地震,正當她一籌莫展的時候,冶煉廠的工人師傅,就幫她為孩子買了返回北京的火車票,并把孩子送上了火車,一波三折,當時的辛苦也是可窺一斑。但是工人師傅親人般地對待肖珩和她的學生們,辛苦中也讓她感受到了來自工人階級的溫暖。
     
           帶隊實習的辛苦是可以想象,但是危險隨時潛伏在她的身邊。一次,肖珩帶實習同學在一家大型化工廠鉆進一個大罐子中檢測其內部的腐蝕情況,按照工作流程,檢測完了之后會清洗罐子,同時為了保證罐子環境的穩定,需要輸入N2(氮氣)進行密封。當肖珩跟幾個同學還正在地下的一個大罐子中進行檢測時,突然罐子“哧哧”地冒氣體,這可把肖珩給嚇壞了,根據經驗,這是工人師傅正在往罐子里充氮氣,她趕緊指揮學生們一個跟著一個往外爬,當她和學生們爬出罐子之后,才知道工人師傅們這次“自作主張”先充了空氣,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自作主張”,卻救了他們的生命。盡管這是一次虛驚一場的事故,事后,肖珩很認真地總結了經驗,安全是實習工作的靈魂,是重中之重,以后無論帶隊參加何種試驗,她都會在試驗開始前跟工人師傅溝通工作流程,在試驗中隨時保持聯系。
     
        設置實驗課

           1985 年,時任院長張文奇向國家科委和冶金工業部等有關領導建議在中國成立腐蝕與防護中心,并成功地爭取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政府的聯合資助,在北京科技大學建造3500 平方米的腐蝕實驗室,這個項目,肖珩也參與其中——這座腐蝕大樓的籌建、設計和驗收。如今這座樓依然屹立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里,而退休后的肖珩每逢路過這座大樓,內心都會有些波瀾起伏,是啊,當年為了建成這座大樓,經歷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寬敞明亮的北京科技大學的腐蝕與防護大樓拔地而起,萬事俱備,又該如何開設試驗課程呢?其實,實驗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任務分散貫穿在每位任課老師的課程里,此時腐蝕與防護的實驗課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單一的試驗。
     
        既然有了單獨的實驗室,如何來管理實驗室?如何整合分散的試驗課程呢?更何況這僅僅是只建好了空房子,該添置哪些試驗設備,該購買哪些試驗儀器,所有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是對于已經在腐蝕與防護領域中從事多年試驗工作的肖珩來說,卻能把千頭萬緒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特別是在當時沒互聯網,信息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她全憑多年從事帶實習學生時積累的經驗和做檢測工作積累起的企業信息,四處打電話購儀器買設備,硬件很快準備完畢。實驗課程的設置也迫在眉睫。當時北京科技大學的腐蝕與防護專業,有四門專業課,包括腐蝕電化學、金屬腐蝕學、金屬腐蝕防護學、腐蝕實驗研究方法,每門專業課的下面都各自有相關的實驗來配合專業課的學習。但是實驗課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課堂上老師教授的理論知識都要通過實驗課來鞏固和驗證,為了讓實驗課更加地系統化。
     


        在大同二電廠發電機組上
     
        肖珩和她的同事們開始實驗課程的設計上一番苦功夫,整合實驗,一遍、兩遍、三遍,將每個實驗完善規范后,肖珩又對“金屬腐蝕與防護實驗”教材進行了改進和擴充,由40 課時增加到了72 課時,假以時日,肖珩又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節奏,在實驗課中引入了8 個學時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及數據處理。經過幾年的實踐積累,肖珩和她的同事們共同努力下出版了《金屬腐蝕與防護專業實驗指導書》。
     
        采訪中當問及,實驗室的工作繁雜而瑣碎,你怎樣來處理?肖珩坦然地笑了,用一顆坦誠而淡泊的心,用一股全力以赴的力量,無論什么事都能夠解決。這是一份坦誠而淡泊的心態!——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相信這也是肖珩在多年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中修煉出來的一種氣質,這種淡泊的氣質使她讓人感覺倍感親切,更是讓人倍感可愛。
     
        在完成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和建設的同時,肖珩也在堅持著做科研,她先后承擔了21 項科研項目,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鋁合金表面陽極氧化膜的理論及應用研究”、也有國家重點七五公關課題項目“陽極氧化著色封閉過程的電子顯微鏡研究”。在這21項科研項目中,“聚苯乙烯高效防腐涂料的研制”在1991 年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的鑒定,為消除首都三廢凈化首都做出了貢獻。聚苯乙烯高效防腐涂料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在1994 年該產品被評為全國500 家優秀節能企業產品稱號。與此同時,肖珩有28 篇科研論文發表在各類雜志上,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教書育人

            帶學生實習、準備講義教書、開試驗課,搞科研,帶結業,寫論文……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中,肖珩整天忙著從一個教室穿梭到另外一個教室,忙著上課下課,從早到晚像陀螺一樣旋轉,從家到教室再從教室回到家,別忘記了,此時的她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要照顧孩子,安頓好孩子后她才能擰亮臺燈讀書、寫論文,直到深夜或凌晨;亦或者來到圖書館,開始查閱受授課程的英文版資料,以備明天的講義。
     

       
    帶學生在遼陽石化廠實習
     
        采訪中,肖珩說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一輩子生活在學校中。年輕時的她經常去擠食堂吃大鍋飯,在人聲鼎沸的大禮堂看電影,或者聽合唱隊里的女生唱歌,由此她習慣了大食堂的粗茶淡飯,習慣了到圖書館搶占座位讀書到深夜,至今肖珩仍然很懷念那段日子。特別是1977 年,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大學生來到學校,她剛開始走進課堂給本科生授課,當時嚴廣明老師主講《金屬腐蝕學》,她做輔導,并擔任講授第八章高溫氧化,為了讓授課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吸引性,她經常泡在圖書館里查閱英文資料以補充教材。肖珩是典型的南方人,她瘦削、矮小,再加上她扎著兩個小辮的裝扮,很多學生并不把她看做是老師,特別是77、78 屆的學生,有許多學生都是插隊后考取的大學,年齡比肖珩小不了幾歲。但是這些都不影響她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她恪守著嚴格的職業操守,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兢兢業業,有時候為了準備好一節課,她不僅要翻閱完專業課,還要再去閱讀大量的腐蝕電化學的基礎知識,盡管那時很辛苦,現在的她感覺這些經歷給她帶有一種特別明媚的光澤,她與那時的同學們一道成長,一道求知,彼此間真切地問候,美好中帶著矜持與清高,不夾雜任何的私心雜念。
     
        后記:
     
        采訪肖珩時,我們一起走了一段北京科技大學筆直的校園之路,其實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之路,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她一聲不吭地不知走過多少回,她在那綠樹掩映的腐蝕與防護大樓中吐盡蠶絲,歲月熬白了她的頭發,但是她的白發澆灌出了遍天之下的桃李芬芳。
     
        其實,在腐蝕與防護的科研大地上,有許許多多如肖珩這樣的人,也許他們每個人并不都能奢望成長為一顆擎天巨擘,但是他們卻照樣一歲一枯榮,恪守著本分,在腐蝕與防護的這片土壤中默默地耕耘,也許在他們的一生中沒有駭世驚俗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偉績,但他們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忙碌中,他們書寫出了腐蝕防護人的精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色77久久综合网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一本久久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