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玲珊
北京科技大學的腐蝕專業實力強大,胡茂圃教授是北京鋼鐵學院(1985年更名為現在的北京科技大學)腐蝕專業籌備小組的負責人。記者有幸采訪到了胡茂圃老師,下面就請跟隨記者的腳步一同了解下四十多年前北京鋼鐵學院籌建腐蝕專業的故事。
聽說胡茂圃老師退休后,喜歡旅游, 在家常常用電腦看各種信息,喜歡看小說, 尤其是英文原版。經過幾次電話聯系,記者終于見到了胡老師本人。就像電話中洪亮聲音反映出的那樣,胡老師雖然已杖國之年,身體偏瘦,但精神狀態非常好。他家中擺設簡單、整潔,茶幾表面是透明的玻璃, 可以看到茶幾中層陳放的小學課本,茶幾上放著為招待記者準備的茶水。胡老師對這次采訪很重視,特意與記者約好在家中安靜時間段進行采訪。他坐在茶幾旁的沙發上,仔細地回憶, 將北京鋼鐵學院籌建腐蝕專業的故事慢慢地娓娓道來。
腐蝕專業的籌建
說起腐蝕專業的籌建,胡老師眼中滿是自豪,他說:“腐蝕專業的籌建離不開當時北京鋼鐵學院老院長張文奇的大力支持。”張文奇院長是我國腐蝕與防護科學技術領域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將畢生的精力都投放在開拓與發展中國的腐蝕與防護科學技術事業上。胡老師非常感謝校領導和系領導的信任,任命他為腐蝕專業籌備小組的負責人。談到張院長時, 胡老師的眼中充滿了敬意,他說:“上世紀40 年代,張院長在英國深造,主要研究高強度鋁合金的強化理論和鋁合金的應力腐蝕機理,他是中國第一位系統從事材料腐蝕研究并獲得博士學位的科學家。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后,他就一直在為籌建腐蝕專業做準備,他一生為我國腐蝕與防護科學技術事業做了很多工作。”
胡老師是北京鋼鐵學院物理化學系(簡稱物化系)1963 屆畢業生,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是肖紀美教授,論文題目是“合金的電子數與腐蝕性能的關系”,畢業后留校任教。張文奇院長一直想要創建腐蝕專業,先是帶著自己的研究生搞相關的研究, 后來將籌建腐蝕專業的事委托給了物化系。雖有肖紀美教授和張文奇院長任教這樣的優勢,但當時國內的腐蝕相關研究基礎過于薄弱,要組建國內之前沒有過的腐蝕專業,困難重重。雪上加霜的是,很快爆發了文化大革命,籌建腐蝕專業的事情就被打斷了。籌建新的專業,須要得到國務院的認證,進入專業目錄才可以。這件事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有了轉機,當時復課,建立新的教學體系。胡老師說:“國務院開始研究專業目錄,討論專業設置,當時張文奇院長是國務院學位委員,面對應在國內對設置腐蝕專業的呼聲,張院長認為這是一個機遇,并長立志發展壯大腐蝕學科。” 借此“東風”,1973 年北京鋼鐵學院開始從各系抽調教師,組建了教研組。其中就包括,胡老師從物化系被抽調出來,多年從事金屬腐蝕與防護教學的于福洲老師從金屬學系被抽調出來。
腐蝕專業籌建前期的調研
胡老師說:“當時處于文革后期,依舊是工宣隊領導系里的一切。工宣隊的付師傅帶領我和于福洲老師開始了調查研究工作。”他們三人調研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調查研究腐蝕專業在我國有多大的需求,以及腐蝕學科對基礎經濟貢獻的反映, 從迎合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如何建立腐蝕專業。調研的地點有上海、武漢等地。據胡老師回憶,當時國內沒有腐蝕專業本科,只是開設一門腐蝕相關課程,有的科研院所有自己的腐蝕科研小組。去上海調研的時候,腐蝕調研小組一行人去了鋼鐵三廠、五廠、鋼研所、有色所、船舶所、上海工學院、復旦大學等單位,他們深入生產第一線,希望各科研院所和生產結合起來,對國民經濟的需求、人才的需求、以及腐蝕現狀進行了調研。
在調研的時候,住宿條件比較艱苦, 住的是小旅館,睡的是大通鋪,胡老師談到這里時,笑著說:“你可能想象不到那個年代的小旅館是什么樣子……枕巾正反面都是黑色的。”在他滿臉的笑容中,記者看到的是樂觀與從容,這位老人正是那個年代為了將任務完成得更好付出努力與艱辛卻不去計較自身得失的一個縮影。他表示很欣慰,在當時那樣的條件下,到全國各地成功地開展了調查研究。他說,這次調研并沒有結束,針對國民經濟發展對腐蝕科學研究的需求調研,之后一直都在進行。

1989年腐蝕專業教師在平谷合影

2002年北京科技大學50年校慶時和老同學們的合影(第一排右四為胡茂圃老師)
腐蝕專業的軟硬件建設及課程設置
籌建腐蝕專業的時候,理化系恰好有一個新設的有色金屬專業停辦,該專業的老師被劃分到了腐蝕專業;另外,從校外調來了一些相關人才;還從其他實驗室抽調過來一些實驗員。胡老師說:“文革期間, 學校情況比較破敗,設備年久失修,多年未添置新的設備,學校經費少,沒有多少教學用房,腐蝕專業的實驗室難以落實。
當時,校領導出面協調,從不同的樓分別擠出一間一間的實驗室。那個時候的人, 都是很無私的,大家都是在努力完成任務。”
在經過一系列努力之后,根據腐蝕專業專業目錄,開始籌備招生。雖然條件有限,但腐蝕專業的軟硬件建設也基本完成。1975 年正式開始招生工作,第一批入學的是1976 屆的工農兵學員,這些工農兵學員經推薦審核入學。當時,教學上采用的是開門辦學,現場教學,胡老師隨后帶領負責基礎課的年輕教師現場編寫教材,到廠子去,結合生產進行教學。老師們帶領學員到工廠學習,拜工人為師。據胡老師回憶, 學員的第一個學年,他就帶領學員們去了上鋼十廠電鍍馬口鐵生產線車間,在這個馬口鐵鍍錫的車間,學員們能學到的腐蝕相關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之后的1977 屆、1978 屆的招生和教學,腐蝕專業取得了質的飛躍,值此之際,全國公開招生,競爭十分激烈,而名額有限,只招一個班,大約三十多個名額。事實說明,當時這批學生基礎好,求知欲強烈,想要改變現狀, 學習動力更足。
胡老師講,腐蝕作為學科,是一個邊緣學科,是由金屬學與物理化學兩個學科發展起來的,甚至與生物等很多學科都有關系,所研究的材料種類眾多,材料所處的環境介質更是復雜。腐蝕學科包羅萬象, 在籌建腐蝕專業的時候,結合本校人員來源和本身能力,將重點側重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為了使學生畢業后滿足對口崗位的需求,腐蝕專業的課程設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面向中國腐蝕科學研究生產實踐的需要,需要考慮到學生具有什么樣的基礎、專業基礎等情況。當時,腐蝕專業的教學如何開展,很有難度。
新建立的腐蝕專業本科學制四年,沒有很多的借鑒。當時,腐蝕專業的學時約為七百多學時,主要分三大塊內容:一是基礎課,二是技術基礎課,三是專業課。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們開設了無機化學、普通物理等課程;針對腐蝕專業,還新開設了幾門課程,包括腐蝕電化學、金屬腐蝕學、金屬腐蝕研究方法、金屬保護學等專業課。其中,腐蝕電化學這門課程的教材是胡老師主編的,胡老師通過廣泛查閱文獻和國內外資料主編了《腐蝕電化學》一書,該書被列入教材目錄,首先由胡老師負責主講這門課程。“腐蝕電化學”屬于技術基礎課,這本教材的編寫,可以說是國內首創。

胡茂圃老師主編的教材——《腐蝕電化學》
胡老師講,當時腐蝕專業沿襲了北京鋼鐵學院的做法,在第一學年組織學生到工廠進行實習,當時稱之為“認識實習”。他回憶,當時1977 屆學生剛入學不久,胡老師和一些老師就帶隊組織學生去了上海金山石油化工總廠進行認識實習。教學上, 腐蝕專業設置了答疑課,胡老師都是親力親為,親自去為學生們解答問題。胡老師除了專業的籌建、教學,還同時擔任行政工作,他說:“當時的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腐蝕學科的發展壯大
胡老師說:“張文奇院長自1960 年參與國家科委腐蝕和防護組工作就一直積極活躍在腐蝕領域。當時,國內腐蝕界就有呼聲想要建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到1979 年7 月,中國科協做出了正式批復, 同意成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1979 年11 月,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宣告成立。”肖紀美教授和張文奇院長是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的籌備人之一。1981 年,中國科協批復同意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掛靠在北京鋼鐵學院。當時有領導提議讓胡老師在學會掛職,胡老師推薦了朱日彰老師。他說:“朱日彰老師更適合在學會任職。他為腐蝕專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

腐蝕中心為海軍培訓時培訓班的合影(第一排右一為胡茂圃老師)
1982 年底,胡老師去加拿大進修了兩年,1985 年初回國。他回憶,當時張文奇院長向國家科委和冶金工業部等有關領導建議在中國成立腐蝕與防護中心,在張院長的帶領下,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成功爭取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政府的聯合資助,在北京科技大學建造了3500m2 的腐蝕實驗室,購置了一批先進設備,成立了“北京腐蝕與防護科技培訓與咨詢中心”, 選派教師到國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進修、培訓,邀請國外知名專家講學,舉辦各類培訓班。值此之際,胡老師受到了校領導和院領導的器重,被委以重任,出任腐蝕中心主任和腐蝕工程系主任。北京科技大學的腐蝕專業不斷得到發展和壯大,先后設立了碩士點和博士點。其中,博士點是國內高等院校設置的第一個腐蝕專業的博士點。當時,胡老師剛剛升任為副教授不久。從整體來看,腐蝕專業的教授人數不夠,張文奇院長掛帥,從材料系、物化系、金屬學系聘請了一些教授擔任或兼任學科帶頭人,腐蝕專業的隊伍越來越大。

在加拿大進修時在實驗室同合作伙伴的合影(右為胡茂圃老師)
1989 年,胡老師接到通知,被派往英國負責引進表面分析儀。他辭去了腐蝕中心主任和腐蝕工程系主任的職務,也從此淡出了腐蝕圈。1993 年底回國,出任北京科技大學外事處處長。談到此次外派出國和淡出腐蝕圈,胡老師表示很遺憾。他說: “雖然我之前十幾年投身于腐蝕專業的建立和發展事業,后因出現某些狀況,未能繼續在腐蝕領域多做一些事情,我對腐蝕學科還是十分熱愛的。”
現在,腐蝕與防護已經發展成為北京科技大學的優勢學科領域,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已經成為中國腐蝕與防護領域培養科技人才、從事科學研究的核心單位之一,也是國際上知名的腐蝕與防護中心之一。對于腐蝕學科的發展和壯大, 胡老師感到很欣喜,也為自己曾為北京科技大學腐蝕學科的籌建與發展做過一些工作而自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腐蝕專業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