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玲珊 賈靜煥

綠色防腐
記 者:您能介紹下您目前的研究方向嗎?
張三平:第一個方向是材料,主要是保護層材料。涉及大氣和水環境中的腐蝕與防護研究,包括腐蝕規律、腐蝕機理,腐蝕實驗室加工試驗方法極其相關性和腐蝕預測研究;
第二個方向是材料的腐蝕失效,包括腐蝕失效分析及其機理研究;
第三個方向,材料的數據共享,包括標準規范的制定;
第四個方向,工程防腐蝕設計;
第五個方向,特殊的防腐工程應用開發研究。
記 者:海洋腐蝕是未來一個非常熱門的方向,您以后的研究方向會涉及到海洋防腐嗎?
張三平:水環境的防腐就包括海洋防腐,包含海洋、海洋大氣,現在做的很多工作都與海洋防腐有關系,包含艦船、海洋結構,都有關系。
記 者:您工作多少年了?
張三平:1976 年開始工作, 做工人,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參加第一屆高考, 順利考上大學。
記 者:您工作這么多年,您印象深刻感到特別高興的瞬間?
張三平:當時三峽工程,很愉快, 大家合作做實驗,是環境試驗。和武漢大學、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三家單位合作,在三峽建立大氣爆炸點,3 個點, 2 個水下試驗點,對我國材料進行了大規模試驗,通過當時的試驗還接觸了很多新材料,以前還不太知道的,包括90 年代中期國外所有最好的新材料,都進行了試驗,了解了不少材料的發展,也為三峽工程做了服務。
記 者:您作為一個腐蝕界的老前輩, 對于想從事腐蝕領域工作的年輕人,有什么建議或要求嗎?
張三平:從整個腐蝕科學來講,做腐蝕規律、數據、機理的研究,是一個大方面,最終的落腳點,是怎么來解決這個腐蝕問題,最終還是要發展各種防腐型材料, 或者是把材料改性,或是采取各種先進的防腐措施。我們研究腐蝕,其實是為了解決腐蝕問題。不是單純地為了研究腐蝕而研究腐蝕。嚴格來說,腐蝕理論體系已經很完善了,沒什么可再深入研究的了,只是說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比如微區腐蝕、微區電化學探針、微區電化學阻抗等,那只是技術的進步,腐蝕理論體系已經很完善了。它是邊緣學科,需要借助別的學科發展,促進腐蝕學科的發展,最終目的是解決腐蝕問題,比如發展新的保護層材料、新的保護措施,還要建立在綠色環保高效的基礎上。就是說,一個涂層,在它的全生命周期,它的碳排放量是最小,得開發一個體系出來,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 但它的效率相對要高,我們的防腐設計要找到最佳平衡點。不是說這個材料最好它就最好,它最好,可能對環境負面影響最大, 它的生產過程中可能碳排放量最大。建議年輕人要從如何開發高效、綠色、環保防腐途徑的方向去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綠色防腐張三平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