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朱祖芳:中國鋁型材陽極氧化“第一人”
    2015-04-01 00:00:00 作者:ecorr_91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年近80的朱祖芳老師是一個在中國鋁型材材行業之中響當當的名字。1997年退休后他開始寫書。近20年的時間里,他編著出版了《鋁陽極氧化工藝技術應用手冊》、《鋁合金陽極氧化和表面處理技術》(獲中國石油化工科技圖書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鋁表面處理膜層的性能及其檢測方法》等6本書,還翻譯出版《鋁陽極氧化膜電解著色及其功能膜的應用》和《鋁陽氧化作業指南和技術管理》等專著兩本。發表文章和作技術講座在60次以上,都遠超過退休前的著作和報告。這些著作在鋁型材表面處理工業發展中起到很大作用,日本媒體推崇為中國鋁陽極氧化“第一人”.
     
      本刊記者| 溫 蕊
     

     
      人生的兩個轉折
     
      如果按時間軸來劃分,朱老師的技術研發有兩個轉折點,1989 年到日本作為訪問學者一年主攻鋁陽極氧化,此前在有色院主要研究鈦和鋯的腐蝕特征及其民用推廣項目。在日本期間,對日本大學與企業的技術合作與新工藝推廣極為關注并有深入的了解,由此埋下了與企業密切合作的思路和實踐。回國之后曾主持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建筑鋁型材表面處理工藝和氧化上色技術的研究”,完成從陽極氧化工藝直到各種添加劑的研發應用及產業化。為日后的鋁型材行業迅速發展和技術引進, 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二個轉折就是在退休后的生活。退休之后朱老師依舊活躍在中國鋁合金型材行業。來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和約束統統沒有了,“我退休后反而覺得更自由了,可以根據行業需要去做自己關注的技術工作”.在此期間, 朱老師出版表面處理工藝和性能檢測的書籍多冊、編寫國家標準20 余件,總結國外鋁表面處理的新技術新發展新趨勢,推動我國鋁合金表面處理行業技術進步,從工藝技術,生產裝備,性能檢測,原輔材料直到標準制定,都有朱老師的足跡,在業內如魚得水,受到廣泛的歡迎和贊揚。退休之前他多次獲得過國家和部級科技進步獎,1992 年起享受國務院的政府特殊津貼, 也可以說有一定的成果。退休以后工作更為實際,得到石油化工系統的科技書籍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還多次獲得國家標準的獎勵,2014 年榮獲中國有色金屬標準化委員會的國際標準特別貢獻獎,肯定了朱老師在長達7 年從事國際標準制定中的努力。
     
      在日本工作一年,日本大學與企業的緊密聯系,教授與企業界的親密友誼給朱老師留下特別深刻印象。朱老師的導師是國際著名鋁陽極氧化學者永山政一教授, 永山教授還擔任過日本腐蝕學會的主席, 身處高位的教授卻沒有任何學究的架子, 更不會看不起商人,永山教授甚至還有幾個好朋友都是開鋁表面處理工廠的。“在東京時,永山教授把我介紹給一位鋁合金陽極氧化工廠老板橫山先生,并在回國之前在他工廠實習一月。橫山也是技術人員, 并且是著名的鋁合金脈沖陽極氧化的發明人。但是他發明的只是工藝制度和技術措施,而教授根據橫山的試驗結果,總結提升到理論- 即所謂電流回復效應。電流回復效應這樣的理論高度是從實踐到理論總結出來的,從理論上解釋脈沖陽極氧化的的優點,使得脈沖陽極氧化具有更加堅實的理論闡述,為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礎,這就是很好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實例。”朱老師認為國內這方面的密切配合就非常缺乏,研究開發和企業實踐容易脫節,研究者們并不是很清楚企業的運作和真正需求。以至于現在的學生缺乏工廠的基礎知識,“我們鋁表面處理這個行業, 不下工廠就不可能得到企業里需要的知識, 企業就不會需要你,也談不上去幫助企業。” 朱老師在日本看到大學老師和學生經常下企業合作,并從企業得到經費資助。朱老師認為“這是一種做技術研發的有效方式, 大學老師需要投入實在的時間和精力,要沉下心的去做研發。而目的就是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工藝管理,絕對不能停留在發表論文上。”
     
      朱老師1986 年從日本回來正趕上國內鋁材行業大發展時間,“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市場會這么大”,朱老師告訴記者, 1986 年鋁型材業年產量不到1-2 萬多噸, 我們以為這個產量對于中國市場已經飽和, 行業有關領導好像也這么看。現在我國年產鋁型材數量已經達到近800-1000 萬噸, 占全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企及的。
     
      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以下簡稱“有色院”)退休后的朱老師一直處于忙碌的狀態,正是這行業蓬勃發展的寫照。朱老師說,“由于年齡去解決企業的工藝和產品缺陷已經力不從心,我目前工作重心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從環境友好的新視角推動和改造中國鋁材表面處理行業的發展和轉型,二是參與工藝規范和產品性能的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訂。”
     
      退休生活很忙碌
     
      因為年齡,身體和精力的關系,行業內的許多現場工作朱老師不能全部參與了, 而他必然參加的兩個會是,產品質量的國內國際標準會議以及涉及環境節能提高效率的工藝會議。
     
      簽訂ISO 國際標準的制訂,朱老師跟蹤了7 年時間,由中國和日本共同推動完成編號ISO28345 的鋁陽極氧化復合膜的ISO 國際標準終于2013 年在柏林會議順利通過,“中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很少”, 為了這個標準朱老師這幾年每年都要出國開會,2014 年ISO 東京會議又討論了些細節。“在制定國際標準的過程中,我們企業做了很多實驗,企業的技術力量也整體提高了。就像現在鋁業開國際會議的時候中國代表去的很多,大多是企業派出的。” 雖然中國自己常說不是生產技術強國,確實需要在技術和管理方面提升,但是生產大國本身就注定了國際地位。談到中國鋁業的發展,朱老師認為中國鋁型材表面處理技術已經非常強大,“強到什么程度呢, 外國哪個廠子不僅產量都比不過我們,工藝的多樣性和裝備的先進性都不及國內企業。主要問題是工藝管理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環境管理問題多些”.目前國內最大的型材廠家的年產量是30 萬噸。20 萬噸以上的廠家有10 多個,僅這個級別就是日本最高年產量的3 倍。他們有一套完整的質檢體系,關鍵設備大多是進口的。所以朱老師現在也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大企業的完善工藝,環境友好和產品品質上。
     
      可以說,中國鋁行業的發展壯大與朱老師的全力推動密不可分。但在這樣的成績面前,朱老師卻開始“推翻”自己。從前布局鋁行業發展時只考慮到產量和成本, 而現在的主基調是環境友好,節能,提高效率。朱老師回憶說“今天我回過頭去看, 我心里知道,目前工藝路線是有缺陷的, 所以我2010 年在廣東的會議上做了 ”從環境友好的新視角審視我國鋁型材表面處理工藝“ 的報告,受到國內各方面的重視。從環境友好的新視角檢討我的早期的觀念, 當時只知道效率高,要便宜,成本要低。從來沒有把環境放在第一位。今天時代不同了,應該要把環境放第一位去考慮的時候。如果再不從環境友好出發,那么周圍環境將變得更加無序、臟亂,我們對不起社會和后代。”現在朱老師在審視工廠的生產線時就從工藝實踐出發考慮,從污染的源頭抓起,堿洗應該如何?陽極氧化, 電解著色,封孔應當怎么辦?,這樣就會走上一條完全與國外技術接軌甚至超越的工藝路線。
     
      誠然,以前生產線的設置不當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大量采用地下水,水質太硬,在工藝的選擇方面受到限制,不敢和國外的工藝全面接軌,但是技術發展到今天企業已經可以解決水的問題。還有六價鉻的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無鉻化學轉化預處理是大勢所趨,目前較多采用外國進口的無鉻預處理產品,如德國的漢高或凱密特等,又有個對水質要求特別高,好多地方做不到的問題。國內的大學和研究所應該積極參與開發,如華南理工大學或大連理工大學等的企業,他們的開發成果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目前中國最好的鋁型材企業在廣東,這些企業家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觸較早,盡管早期開始時比較亂,污染也比較嚴重,現在新廠的環境治理已經比較到位。雖然山東臨朐目前技術要比廣東差一籌,但是政府和環境管理介入較早,布局合理,長期看對技術發展和環境管理大有好處。
     
      朱老師一直忙忙碌碌,已經得到業界的肯定,中國有色金屬標準化委員會在2014 年年會上為朱老師頒發了國際標準特殊貢獻獎,企業給予5 萬元的獎金。朱老師說,”對我而言,年近八十,錢和名都沒用了。但是這個行業想著我,領導部門想到我,至少是對我工作的肯定,關注我做的事情。所以我還是非常感謝大家的。“
     
      擁有感恩的心
     
      朱老師善于用性格豁達開朗應對命運的多舛。他說,”人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和朋友“.
     
      他于1937 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由于日本軍國主義入侵中國,父親跟隨大學去重慶,他和母親留在上海。抗戰八年家里經濟很困難,5 歲時朱老師患上關節骨結核,由于戰亂和貧窮,因此沒得到很好的及時治療,患病后他打石膏平躺在床上5 年,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學起小學的課本。10 歲才能下地去學校上學,連跳三級趕上同齡人的進度,并于1962 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畢業之后,朱老師便一直在有色院工作。從日本回來南方有兩個單位邀請去那兒工作,雖然習慣南方, 但想了再想還是放棄了。”誠然,我能夠上大學應歸功于社會的公平和朋友大家的幫助“.
     
      ”我的英文比較好可能和我的腿不好有一定關系“,朱老師自嘲。文革時期因為腿腳不便,朱老師沒有到處去”革命“, 而是基本上留在有色院里。因為不想浪費掉時間,又舍不得丟掉英語,總得要干點什么事,于是他只好看與”革命“不沖突的英文版毛澤東選集。在日本學校教研室的一次紅樓夢英語討論課上,朱老師用英語作了討論紅樓夢的中心發言,使日本教授詫異朱老師掌握這些英文詞匯,他風趣地說從毛選上學到的。
     
      ”讀書學習是不會吃虧的,我們以前認真的讀書,干活,積累,做事情,使得我們今天還可以為社會繼續工作,報答社會的培養。我們有一位有色院的同事,70 多歲了在美國還在上班,事實上我們確實并不比老外差。“朱老師說。
     
      豁達或者已經深入朱老師的骨髓,溶于他的生活理念之中。如果不說,誰也看不出來,這位聲音宏亮、思維敏捷的老者竟然患有前列腺癌,糖尿病,高血壓等, 在與記者的聊天時,他的夫人正在醫院為他取化驗結果。2014 年末,朱老師出差5 次,10 月從日本回來,11 月兩次去廣東, 12 月又連續到江陰、上海出差,而且每次開會都要做報告。來回奔波讓朱老師的PSA,血壓和血糖等指標升高。朱老師說: 看來今年身體不允許再這么干了。
     
      如果身體還允許的話,朱老師打算再為行業工作2-3 年,再做點事情,爭取干過80 歲,這是他最大的希望。朱老師制定了幾個計劃,推動中國鋁表面行業的聯合, 縮小其他地區與廣東南海的技術和管理的差距。根據行業需要爭取再寫一本關于輕金屬腐蝕或其他方面的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天天综合来吧来吧久久精品 | 色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思思99热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喷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