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
呼吁社會提升“防腐”意識
“腐蝕就像身體的慢性病,在生產和設備‘亞健康’時,人們容易忽視防腐蝕問題,但是當腐蝕影響到安全生產、設備壽命時,必然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是侯保榮在一次采訪中提到的。在他看來,腐蝕不像地震、臺風、冰雪等自然災害來得那么突然,但是由此帶來的損失卻是巨大的,比各種自然災害和各類事故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總和還要大得多。
“2010年我國由于腐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了1.2萬億元人民幣,每—位中國人每年要為腐蝕損失承擔700元的代價。”這是侯保榮最常舉的例子。在每次作報告的時候,無論是面對政府還是企業,他都把腐蝕防護帶來的危害再三地強調。
“在結構新建時,如果節省了1元的腐蝕防護費用,在腐蝕剛發生時進行維護會花掉5元,在發生輕度腐蝕時進行修復需要25元,如果腐蝕嚴重威脅安全時,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修復就需要125元。如果大家能夠認識到這—點,在新建工程時舍得多花一點錢,從長遠來看,其實更能省錢。”他很感慨地表示。
在2011年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侯保榮作了題為《藍色經濟發展與海洋腐蝕控制》的報告。
報告中他提到,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人類存在與發展的最后資源空間,海洋產業則成為沿海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海洋開發過程中會建設大量的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包括橋梁、港口、碼頭、海洋石油平臺等,其中95%以上是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海洋發展面臨的兩大共性問題之一就是海洋腐蝕的控制。這意味著海洋腐蝕防護行業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在實驗室工作
結束語
2009年,侯保榮獲得了山東省科技最高獎,媒體蜂擁對他進行采訪。在榮譽光環的籠罩下,侯保榮卻異常的冷靜,他將一切都歸功于團隊。在他看來,沒有背后的70多位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就不會有他今天的成績。
同時他也知道,獲獎并不意味著“功德圓滿”,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把防腐蝕工作做得更全面一點,更踏實一點”這句話不僅僅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所有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以及即將加入到腐蝕防護隊伍中的學生的期望。
在對海洋腐蝕防護的研究中,侯保榮的腳步從未停止,面對這只吃金屬的“海老虎”,他雄心萬丈,“雖然無法根除腐蝕,但相信,在全國腐蝕防護行業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新的科研成果必將可以有效的控制腐蝕、減少腐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減少損失!”
在工程現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腐蝕海洋侯保榮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