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行業發展
1959年,成功大學建立耐蝕材料及電化學科技研究室,李汝桐成為第一任負責人。他不僅為研究室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研究人員,同時還推動了相關研究和交流。
在他的主持下,研究室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自行制造了電位儀,這是臺灣的第一部恒電位儀,并且成功的應用于腐蝕與防蝕方面的研究。
之后,李汝桐帶領研究室與大陸、美國、英國、德國及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腐蝕研究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1970年,李汝桐到日本原子力研究所所屬東海研究所進行高輻射環境中的腐蝕研究,并將成果帶回臺灣。這項成果為后來臺灣核能電廠設備的防蝕維護與保固工作,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幫助。同時,他也參與了低放射性廢料組存設備的防蝕維護與管理等工作,對于核能安全與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工業材料研究所擔任顧問期間,李汝桐對腐蝕研究室的創設提供許多建議,目前,該研究室在臺灣核能工業、石油煉制工業、公路橋梁等材料的腐蝕防護技術開發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心系防腐科普宣傳
雖然從未到大陸進行過訪問,但這并不妨礙李汝桐與大陸同仁的交流。隨著海峽兩岸材料腐蝕與防護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臺灣和大陸的同行之間有了越來越多溝通與交流的機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陳光章等人陸續到臺灣成功大學訪問。“在腐蝕環境方面,大陸與臺灣也許有所不同,所關注的腐蝕問題也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我相信兩岸同行在材料腐蝕與防護方面的關心是一樣的。”李汝桐表示。
除了學術上的交流,李汝桐對腐蝕防護的科普教育及宣傳也很重視,在他看來,腐蝕無處不在,麗一股群眾卻很少具備腐蝕防護的知識,無論是大陸和臺灣,透過各種有效的途徑教授相關知識,傳播腐蝕防護的技術,是非常有意義且值得持續堅持的工作。在采訪的最后李汝桐教授說:“ 在臺灣也經常發生由于腐蝕所引起的重大事故。核能電廠海水冷凝器的腐蝕,就經常困擾電廠的營運。而低放射性廢料儲存桶的防蝕也受到重視。很多石化工業區的火災事故,也都與腐蝕有關。因此加強年輕人對腐蝕防護重要性的認識,有助于人才培育與腐蝕防護工作的永續進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李汝桐寶島防腐學科奠基人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