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板襯里施工技術規程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為:基底色處理→(襯隔離層)→襯第一層磚板→襯第二層磚板→養護。
在國內工程中,磚板襯里較為普遍,在普通化學介質腐蝕環境,隔離層和襯層磚板一般不予設計。
基底處理
基底處理要求達到噴射除銹、化學除銹、手動除銹ST3的級別,除特殊情況,一般不主張采用手工除銹。除銹后要求基底表面無銹、無油污及其他雜質,并保持干燥。
襯隔離層
基層處理合格后,干燥條件下要在24h內涂刷底膠,潮濕條件下要在8h內及時涂刷底膠。隔離層的鋪襯和相應底膠的涂刷要符合對應的玻璃鋼、椽膠襯里的技術操作規程。
磚板襯里施工方法
(1)擠縫法要領
將干燥的磚板的貼襯面上涂一層薄膠泥,同時在被襯的設備或管道表面上也從涂一層膠泥,然后將磚板用力揉貼在設備或管道面上。
要求膠泥飽滿,無空氣存在,磚板間所有灰縫有膠泥擠出、刮去灰縫,擠出多余膠泥。
(2)勾縫法要領
同樣先在磚板貼襯面及設備表面涂抹規定厚度的膠泥,貼砌時在面縫上放置規定尺寸的木條,砌筑固化后,把木條取出,用勾縫膠泥進行勾縫。
勾縫法在設備襯里的最面層使用,一般用硅質膠泥襯砌(成本較低),樹脂膠泥勾縫,提高膠合縫的抗滲能力。
膠合縫尺寸
襯里層與基體層、各襯里層間的膠泥厚度、磚板間的膠泥寬度,根據膠泥性能不同,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膠合縫尺寸(單位:mm)
注:1.要求磚板襯里層間膠泥厚度比第一層襯里與基體間厚度大1~2mm。2.本表硅質膠泥以鈉水玻璃為準,若使用鉀水玻璃,縫厚及縫寬均增大1~2mm。
養護
磚板襯里施工完畢后,要進行規定方法的自然固化或加熱固化處理,固化養護后即可投入使用,各種膠泥常溫自然固化時間見表6。
表6 常用膠泥常溫固化時間表
注:1.表中列固化時間天數系指晝夜時間。
2.固化溫度低于20℃ 時,應延長時間。
3.硅質膠泥在自然固化后,需進行至少4遍的酸化處理,每遍時間為0.5~1天。
4.呋喃膠泥系指糠醇或糖醇型。
現場施工規定
(1)材料存放:進入現場所有材料須有合格證或化驗分析報告,到現場材料應存入在溫度大于15℃ 的干燥室內或大棚內,嚴防雨水和塵土。
(2)磚板預處理:待襯磚板首先要全部進行除污、水洗及有機溶劑清洗,挑選尺寸,斷面等施工性能合格的,經充分干燥后,方能使用。
(3)膠泥配制:襯砌膠泥按照設計要求及規定配方進行配制,用機械攪拌,特殊條件下,可用手工攪拌,把膠泥混合均勻,無干料,膠泥配好后要在0.5~1h內用完。
(4)砌筑原則:磚板鋪砌前宜試排順序,原則是先低后高,處立面塊材料應壓住平面塊料。
(5)錯縫規定:要求磚板襯里層,同層中或層與層之間的縱縫或環縫,磚板縫位應錯開,其距離單層為1/2磚板的寬度或長度,雙層為1/3磚板的寬度或長度。
(6)防滑移:襯里砌筑時,特別是立面鋪襯時,要控制一次鋪襯長度,采取防止磚板在固化前滑移的措施。
(7)磚板選型:對于規整平面,選用標準形磚襯砌;對于圓形面,弧面或錐面,需采用弧形、楔形等異形磚板,以確保膠接縫間隔符合有關規定。
(8)襯管規定:鋼管的管口內徑與襯管外徑間隙不少于3~6mm,襯管直徑Dg<300mm時,宜采用非金屬管;Dg≥ 300mm時,宜采用單層或雙層板襯砌。
(9)酸化處理:硅質膠泥作面層使用時,必須在養護后進行酸化處理,使小玻璃(Na2SiO3、K2Si03)完全轉化為硅酸凝膠,才能確保膠泥的耐酸性能。
(10)酸化處理方法:采用40%硫酸或25%鹽酸進行刷涂或噴涂,涂覆后約12h,把表面析出的自色可溶鹽鏟掉,再進行下一遍酸化處理,一般至少要處理四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防腐蝕磚板施工技術里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