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自然合作期刊 — 材料腐蝕》
    2016-07-25 13:27:23 作者:李玲珊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1

     

        自然出版集團 (NPG) 攜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SCP)共創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 強強合作提升學術期刊影響力

        ◇ 價值共享、世界一流的開放獲取出版物

        ◇ 開放獲取共促科研成果的傳播

     

        應對材料腐蝕防控全球挑戰,國際期刊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于中國問世

     

        材料腐蝕或材料在環境中的性能退化不僅成本高昂,也構成一種安全隱患。據估算,全球每年在材料腐蝕上的損失要超過 2 萬億美元。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已與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CSCP) 達成協議,雙方將合作出版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 《 npj -材料腐蝕》 ) ,以幫助應對這一全球問題。這將是材料腐蝕與降解研究領域第一個高端的開放獲取期刊,其覆蓋范圍也最廣,涵蓋了金屬與非金屬材料。


        “盡管腐蝕問題會影響到許多行業,但我們對其內在基本機制的理解卻受限于腐蝕與防護領域沒有實現充分的知識共享。這制約了我們制定有效措施,防控材料腐蝕與降解的能力。”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王福會研究員說。“我們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推出這一開放獲取期刊,非常令人振奮,因為這意味著該領域所有的前沿發現和最佳解決方案,都可以供所有人免費、不受限制地獲取。”


        《 npj - 材料腐蝕》旨在發表經過同行評審的最高質量的原創論文、綜述文章及簡報等,以反映金屬及非金屬材料腐蝕和防護領域的基礎科研發現和技術進展,尤其是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具有新的啟示意義的突破性科研成果。


        “該刊的推出恰逢其時,因為近年來材料腐蝕與降解研究領域在科研數量、質量和多元化方面都有了極大提升。我相信,借助其獨特的定位,該刊將成為全球科學家分享相關知識、提高研究效率,以及增加科研成果可見度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平臺。”《自然》雜志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博士(Nick Campbell)說。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 Nick Birbilis 教授與法國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員會(CEA)的 St éphane Gin 博士將擔任新刊的共同主編。


        該刊所涵蓋的科研課題將包括有關天然及合成材料、金屬及非金屬材料腐蝕 / 降解基本機制和動力學的理論、試驗性和模擬研究;納米 / 原子直至宏觀尺度上腐蝕(降解)的特點;借助先進材料和技術等手段的腐蝕防控;包括傳感技術在內的腐蝕檢驗和監測;先進材料環境穩定性和耐久性及新興應用中的腐蝕防護問題;核廢料存儲材料的長期穩定性與耐久性。


        《 npj - 材料腐蝕》于 2016 年 6 月 1 日起開始接受投稿。

     

    22

     

     

        寄 語

     

        自然出版集團是基礎研究領域國際領先的學術出版機構,是全球科學研究重要的風向標。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北京科技大學同自然出版集團攜手共創“自然合作期刊”——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相信它將會成為材料腐蝕領域最重要的展示平臺之一。祝愿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蓬勃發展,希望各界腐蝕防護工作者踴躍投稿!

     

    1

     

        希望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借助自然出版集團在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將更多世界級前沿科學研究成果帶到中國,為中國腐蝕學科的發展及研究機構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競爭與合作搭建一座重要的橋梁,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創新作出更多貢獻!

     

    3

     

        熱烈祝賀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期刊隆重出版!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 Nature 及其子刊都是享譽全球科學界的頂尖學術期刊,相信在自然出版集團、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北京科技大學三方共同努力下,在各界同仁的支持下,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期刊一定會越辦越好,成為全世界材料腐蝕領域學者交流、分享高水平研究的一流學術平臺。

     

    333333.png

     

        新的期刊,新的起點,新的家園。讓我們一起在新家園里共同努力耕耘,把 NPGMaterials Degradation 辦成腐蝕領域的新高地。

     

    6

     

     

     

     

    3

     

        《自然》的起源

     

        引領科學近150年,《自然》雜志從何而來?

     

        十九世紀的歐洲見證了人類在科學和數學領域的巨大進步,各類德語、法語以及英語出版物紛紛出現,并記錄了人類的智慧結晶。到了十九世紀后半葉,英國取得了技術及工業空前的進步。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之間,英國的科普類期刊的數量翻了一番。當時,最受追捧的科學類刊物當屬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刊物,牛頓、法拉第的眾多偉大作品,以及達爾文的早期作品都通過這些刊物傳播。


        在維多利亞時代, 科學和技術備受推崇, 擁有教育背景的公眾渴望從像 《愛丁堡評論》 及 《威斯敏斯特評論》


        這樣的期刊中汲取信息。1860 年四月刊的《威斯敏斯特評論》刊登了赫胥黎的一篇一萬四千字《物種起源》


        評論文章。赫胥黎和亞瑟·華萊士、諾曼·洛克耶等學人為這些期刊撰稿,一來增加了收入,二來也為了提高自己的科學社會地位。


        那時,諾曼·洛克耶已是聲名鵲起的天文學家,他對太陽光譜的研究足以讓他進入英國皇家學會。除了給雜志撰稿, 他還通過麥克米倫公司出書。 在1869年, 諾曼·洛克耶說服了麥克米倫公司創辦一份全新的周刊,這份周刊就叫做《自然》。同時,諾曼·洛克耶成為《自然》雜志第一任主編,并在這一職位上任職達 50 年之久。《自然》雜志的處女刊發行于 1869 年 11 月 4 日。


     

    4

     

     

        在此之前,《園丁紀事》曾是達爾文發表作品的首選之地。1869 年 12 月 18 日,《自然》雜志第三期刊登了達爾文的評論性文章 《冬季灌溉作物施肥》 。 此后的十年里,《自然》雜志深受達爾文的青睞,他發表的 71 篇作品中有 41 篇刊登在了《自然》雜志。


        《自然》雜志早期的撰稿人囊括了眾多杰出的科學家。很快,年輕科學家們也認識到了在一份周刊上刊登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在過去的歷史中,《自然》雜志更為廣闊層面的意義在于,它在十九世紀后期定義了科學,在 20世紀初期促進了科學國際合作,在李森科時代和冷戰中促進了智識的自由。到了今天,《自然》雜志已經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是科學界公認的頂級學術期刊之一。

     

        數說《自然》雜志

     

    55

    6

     

     

        著名雜志 《自然》 ( Nature ) 周刊是自然出版集團 (NPG)的品牌刊物,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綜合性科技期刊,在學術界享有盛譽。自從 1869 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最新影響因子

     

    7

     

        據 2014 年期刊引用報告(湯森路透集團 2015 年提供),在為數眾多的綜合性科學期刊中,《自然》雜志被引用的次數名列世界第一,影響因子最高。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集團 ( 美國費城 ) 提供的一個期刊評價指標,計算方法是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下面列出了自然出版集團(NPG)下屬部分期刊近兩年的影響因子:

     

     

    8

     

        目的和范圍

     

        《自然》雜志每周發表經過完善同行評審的研究。 《自然》雜志的編輯是基于論文的獨創性、重要性、跨學科性、及時性、易理解性和結論性等方面作出決定。《自然》雜志同時也提供及時、具權威性和有深度的新聞,以及對科學、科學家和大眾有影響力的專題和未來趨勢分析。

     

        《自然》雜志的使命

     

        首先,通過迅速發表各科學領域的重大進展為科學家服務,并提供一個報告和討論科學新聞和科學問題的論壇。


        其次,確保科學成果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以使它們在學術研究、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產生重要影響。《自然》雜志的使命 (original mission statement) 最初發表于 1869 年 11 月 11 日。

     

        自然獎項

     

        《自然》雜志目前支持兩個獎項。一項是由《自然》雜志運營的“自然科學恩師獎”,用以獎勵那些在指導年輕科學家方面有杰出貢獻的主要科學家。 另外一項是由 《自然》雜志支持的“艾本德歐洲青年研究者獎”,由一個獨立的科學小組每年挑選一位年輕的科學家進行獎勵。

     

        “自然合作期刊(npj)”知多少

     

        “自然合作期刊” (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npj  )

     

        攜手合作,推動高端開放獲取

     

        全新的系列期刊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采用在線開放獲取的出版模式,由國際知名科研機構聯袂出版。憑借強大的編輯團隊和世界一流的出版理念,該系列刊物致力于發表經同行審閱的、具獨創性的優秀研究成果,與全球科學界共享。


        兼具強有力的編輯團隊和先進的出版平臺,向全球科學界傳播高影響力、同行評審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范圍涉及多個學科,涵蓋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高品質開放獲取出版平臺。


        在每個學術領域,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系列期刊在全球范圍內只會推出一本期刊,避免直接競爭的同時自然出版集團全力致力于和每個合作伙伴共同創造期刊的最大化成功。


        刊 名 均 以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的 首 字 母 縮 寫 npj 開 頭, 如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npj Systems Biology andApplication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 npj 系列期刊是自然出版集團旗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 nature 冠名 (naturebranded) 的合作期刊項目。


        了解更多關于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以及我們的合作伙伴,請訪問
    http://www.nature.com/partnerpublishing

     

        npj在中國

     

        近十年來,中國在研發強度、科技論文產出量、科技論文影響力等指標上呈現倍數增長。中國的科技整體水平已經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 步入跟蹤、 并跑、 領跑并存的新階段。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近期發布的 《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


        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中國已經與 156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加入了 200 多個政府間科技合作組織,200 多位中國科學家擔任國際合作組織的領導職務。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已逐漸成為《自然》學術會議的主要舉辦地和新興“自然合作期刊”的主要供給側。


        近兩年,自然出版集團(NPG)接連同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簽約共同推出在計算材料學、表型組學、環境污染控制、柔性電子、量子材料等不同領域的“自然合作期刊”。

     

        1、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9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與自然出版集團以伙伴關系合作出版 npj ComputationalMaterials ,發表結合計算模擬與設計的材料學一流的研究成果。主編為陳龍慶博士,美國賓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程科學與力學系、數學系的杰出教授。共同主編為陳立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高性能陶瓷與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 npj Molecular Phenomics

     

    10

     

     

        復旦大學出版社與自然出版集團共同作為戰略投資方,借助復旦大學及遺傳與發育協同創新中心的學術優勢,聯合出版“自然合作期刊”系列電子期刊 npj Molecular Phenomics 。三位共同主編分別為復旦大學金力院士、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 Jeremy Nicholson 教授和美國杜克大學Arthur Moseley 教授。該刊從 2015 年 10 月開始接受投稿,為表型組學這一新興學科領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發表平臺。刊物將專注于對人類健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旨在支持和促進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 并為制定精準醫療的全面解決方案鋪平道路。

     

        3、 npj Pollution Control

     

    11

     

        同濟大學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出版,是自然出版集團在中國環境領域推出的首個“自然合作期刊” 。 npj Pollution Control 尤其注重提供原創和創新的方案, 以解決全球所面臨的環境挑戰,這包括氣候變化、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大規模城市化、有毒廢物、清潔水源、空氣污染防控、綠色制造、可再生能源等。

     

        4、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12

     

     

        柔性電子是一項在柔性底板上安裝電子線路的技術,其中涉及有機光電裝置、有機太陽能電池、可穿戴傳感器、柔性薄膜晶體管、有機存儲、柔性能量存儲及轉換裝置等研究,在許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可穿戴裝置、可植入醫療設備及消費電子等。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由南京工業大學與自然出版集團聯合創刊,發表柔性電子方面的原創論文、評論文章和短篇通訊,反映該領域最新的技術突破和進展,尤其是先進柔性材料、柔性光電裝置,以及與柔性裝置及先進制造相關的新現象和應用。通過這一新刊,雙方旨在打造一個高水準的跨學科交流平臺,幫助科研人員分享和推廣柔性電子領域的科研成果及應用。該刊于 2016 年 5 月開始接受來自全球各地的投稿。

     

        5、 npj Quantum Materialsnpj Quantum Materials

     

    13

     

     

        由南京大學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發表經同行評審的高質量的原創論文,以及評論、編讀往來、會議報告等內容,涵蓋量子材料及其基本特性、制造和應用等,反映該領域的最新科學進展。共同主編為斯坦福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及斯坦福大學材料和能源科學研究所 Steven Kivelson 教授和羅格斯大學物理學校董教授、凝聚態與材料學家Sang-Wook Cheong 教授。該刊于 2016 年 4 月開始接受投稿。

     

        揭開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的神秘面紗

     

        合作伙伴簡介

     

    14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是在線出版、完全開放獲取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材料腐蝕與防護領域(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均包括在內)一流的研究成果。本刊由自然出版集團(NPG)與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CSCP)、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出版。主編為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 Nick Birbilis 教授和法國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員會Stéphane Gin博士。

     

        自然出版集團(NPG)

     

    155555

     

        自然出版集團(NPG)以出版高質量的科學和醫學信息而聞名,是基礎研究領域國際領先的學術出版機構,擁有《自然》、《自然材料》、《自然納米技術》、《自然光子學》、《自然化學》《自然物理學》和《自然通訊》等頂級學術期刊。NPG 出版的期刊,在線數據庫及服務廣泛覆蓋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應用科學和臨床醫學領域。集團旗下創刊于 1869年的《自然》,一直在致力于滿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現已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周刊。除《自然》之外,NPG 還出版了自然系列研究類期刊和綜述類期刊,以及高端學術期刊與學會刊物。在互聯網上,nature.com 每月為超過 600 萬訪問者提供閱讀 NPG 出版物和使用在線數據庫的服務。這些服務包括閱讀《自然》的新聞和社論,登錄 NatureJobs (Nature 人力資源服務平臺 ),Nature Network 和 Nature 教育出版的 Scitable.com。日前,自然出版集團已更名為 Nature Research。


        2015 年,自然出版集團、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麥克米倫教育、施普林格科學與商業媒體強強合并,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自此誕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書籍出版公司,其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背后,更是從作者、同行到應用方、產業界的數百萬科技人才在進行國際交流。集團旗下匯聚了一系列備受尊敬和信賴的品牌,以各種創新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內容。 施普林格 · 自然集團出版了全球最多的學術書籍,以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期刊,同時也是推動開放研究的先行者。集團在全球約有 1.3 萬名員工,遍及 50 多個國家。


        更多關于 NPG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的介紹請訪問
    http://www.nature.com/npg_/company_info/index.html更多關于 Springer Nature 的介紹請訪問 www.springernature.com更多關于 Springer Nature 的介紹請訪問www.springernature.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16666666666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SCP)成立于1979年, 是一家致力于促進腐蝕研究和教育,以推動中國及全球腐蝕防控事業的全國性非贏利機構。學會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管理下的一級社團組織。


        目前,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腐蝕防護工作者開展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是該領域主要國際組織的機構成員。學會匯聚了全國腐蝕與防護領域的科研和工程人員,現有來自學術和行業機構的 2 萬多名個人會員和 160 個團體會員,設有 5 個工作委員會,專注于不同腐蝕研究課題的 20 個專業委員會,以及一個由世界腐蝕專家代表的海外分會。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下設的 20 個專業委員會具體如下:

        1、航空航天專業委員會

        2、能源工程專業委員會

        3、水環境專業委員會

        4、高溫專業委員會

        5、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委員會

        6、中國腐蝕與防護建筑工程專業委員會

        7、緩蝕劑專業委員會

        8、環境敏感斷裂專業委員會

        9、耐蝕金屬材料專業委員會

        10、土壤專業委員會

        11、化工過程專業委員會

        12、非金屬專業委員會

        13、涂料涂裝及表面保護技術專業委員會

        14、防腐蝕施工與技術專業委員會

        15、熱浸鍍專業委員會

        16、承壓設備專業委員會

        17、高分子管道和容器專業委員會

        18、汽車腐蝕與防護專業委員會

        19、石油化工腐蝕與安全專業委員會

        20、油氣田及管道腐蝕與安全專業委員會

     

        北京科技大學

     

    177777777777

     

        北京科技大學創建于1952年, 原名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是中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工科為主, 工學、 理學、 管理學、 文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 工程”、“985 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


        北京科技大學是國內腐蝕學科創建和發展最早的院校之一,是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的掛靠單位,新材料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腐蝕中心,由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綜合研究中心(即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環境斷裂”教育部重點試驗室、教育部“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腐蝕、磨蝕與表面技術”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表面納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以腐蝕中心為依托申請成立的“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籌)”等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構成,主要從事材料環境斷裂、高溫腐蝕與表面工程、 腐蝕控制系統工程、 電化學工程與材料、 環境損傷與控制方面的研究, 目前負責國家自然腐蝕野外臺站、國家重大基礎條件平臺建設、“973”“863”、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眾多面上基金項目、軍工項目等國家項目和其它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廠協項目。

     

        期刊主編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Nick Birbilis 教授

     

    18

     

        Nick Birbilis 教授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在材料腐蝕領域發表了 250 多篇論文,涉及腐蝕、腐蝕防護、電化學材料科學、冶金、材料特性與設計等多個方向。他榮獲過很多大獎,包括被選舉為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會士、中國科學院“李薰研究獎”、NACE H.H. Uhlig Award等。2015 年, 他 被 任 命 為 WoodsideInnovation 主席。

     

        法國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員會 Stéphane Gin 博士

     

    19

     

        St é phane Gin 博士,碩士畢業于法國 著 名 大 學 Orléans University,1994年博士畢業于法國著名大學 PoitiersUniversity。自 1995 年以來,他一直在法國馬爾庫爾核電站的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員會工作,是玻璃材料腐蝕問題領域的知名專家。


        2001 年,他成為法國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員會核廢料處理調節部門“玻璃固化體長期行為”團隊的帶頭人,該團隊共有 25 名成員,主要研究高級、中級廢料玻璃地質處置相關的基礎與應用問題。 2012—2013年, 他曾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客座科學家。


        目前擔任比利時、英國和美國高級廢料管理咨詢委員會的顧問,也曾是期刊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核材料期刊》)的主編。他作為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發表了一百多篇論文,著寫了多部核廢料管理方面的專業書籍,在讀者中引起廣泛反響。

     

        辦刊目的與報道范圍

     

        自然合作期刊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旨在發表高質量同行評議的原創論文、綜述文章和短篇報道,講述環境作用下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如陶瓷、玻璃和聚合物)腐蝕(降解)及防護領域內的基礎研究發現和技術。合作期刊重點研究材料腐蝕及降解的突破性研究、先進防護技術、先進材料環境穩定性和耐久性、以及新興技術的最新動態。


    20

     

     

     

        發表論文主題包含但并不限于以下內容:


        ◆ 金屬與非金屬材料腐蝕/降解的基本機制 (包括巖石、 玻璃、 礦物、 金屬、 聚合物和復合材料)

        ◆ 借助先進材料與技術進行腐蝕控制

        ◆ 腐蝕檢測與監測,包括傳感器技術

        ◆ 微納米尺度下材料的腐蝕(降解)

        ◆ 先進材料環境穩定性和耐久性及新興應用中的腐蝕防護問題

        ◆ 核廢料存儲材料的長期穩定性與耐久性投稿指南詳細投稿說明請參閱:


       
    http://www.nature.com/authorguide/npjmatdeg/npjmatdeg-gta.pdf

     

     

        投稿指南

     

        文章類型

     

    21

     

        字數限制

     

        字數限制僅供參考。 編輯將會遵從同行評審所獲得的反饋, 考慮提交超出推薦字數限制的文章。

     

        如何提交

     

        提交前的詢問

     

        請 通 過 在 線 稿 件 提 交 系 統(Manuscript TrackingSystem)進行提交。


        提交網址:
    http://mts-npjmatdeg.nature.com/cgi-bin/main.plex

     

        原稿的在線提交

     

        我們只接收通過在線稿件提交系統提交的稿件。在提交稿件之前,請在在線稿件提交系統注冊一個賬戶。


        您將可以在線監控整個編輯流程中您提交的稿件的狀態。

     

        修訂版的提交

     

        評審后作者提交的修訂版稿件需包括:


        (1)回復信,逐條闡明您是如何處理審稿人所提出的評論的。如果您不同意審稿人提出的某點評論,請在回復信中提供足夠的理由。


        (2)針對原稿進行修改的標記版本需要標出根據審稿人評論進行的修改之處,以便于幫助編輯和審稿人進行審稿。
    請不要使用修訂模式或插入批注。


        (3)對原稿進行修改的無標記修訂版本。

     

    23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