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四個科研平臺”助力材料學科發展——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09-29 15:23:09 作者:李玲珊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大工材料學院的創立及發展現狀。


        黃院長: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源于鑄造專業和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1984 年成立材料工程系,2005 年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 102 人,其中兼職院士 2 人,教授 35 人,副教授 33 人,高級工程師4 人。有“千人計劃”入選教授 1 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3 人,國家973 首席科學家 1 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3 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 2 人,教育部跨 / 新世紀優秀人才 9 人。我院現有在校本科生 741 人,碩士生 271 人,博士生 177 人,其中國外留學生 14 余人。多年來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改革開放后的杰出代表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萬立駿院士,東京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系史?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材料與冶金系陳衛星教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劉井宏,原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閻國志等,以及朱敏、任忠鳴、牛焱、江莞、韓曉東、馬秀良、趙永好、董闖、雷明凱和王同敏等 10 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學院學科、專業設置合理。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連接技術、材料無損檢測與評價 7 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被評為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現有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功能材料 4個本科專業,其中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設有日語強化班,由中日雙方師資協同授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被評為為遼寧省本科教學示范基地、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 年全國第一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3 年遼寧省教育廳專業綜合評估中,金屬材料工程和材料物理專業均排名第一;2015 年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優勢特色專業。


     

    2

    李廷舉教授團隊“高鐵接觸線用CuCrZr合金鑄坯的非真空水平電磁連續鑄造”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大工材料學院的科研情況。


        黃院長:學院針對國家重大領域發展需求,整合科研方向,融合形成四個科研平臺,它們包括:高性能材料加工成形新技術、新能源及功能材料設計與表征、重大工程表面技術、先進連接技術及材料平臺。 依托的主要平臺基地有:


        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國家級 2011 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三束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太陽能光伏系統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先進連接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凝固控制與數字化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原材料特種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遼寧省先進連接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激光 3D 打印裝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校材料測試分析中心。


        近五年,學院承擔了國家“973”、“863”和國家科技支撐、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及其它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和軍工預研等多項,年均科研經費三千萬元;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 項,省部級一等獎 3 項,二等獎 14 項;省部級鑒定成果 14 項,成果轉化 18 項。


    3

    與韓國先進復合材料研究所開展合作交流

    4

    高精密透射電鏡

     

        記者:能否再介紹一下材料學院四個科研平臺的相關情況?

     

        黃院長:“高性能材料加工成型新技術平臺”面向國家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氣電子等領域用新材料重大需求,圍繞高鐵用高強高導銅合金、3D 打印技術、大型高效電機用非晶合金、航空用高溫陶瓷、吸波和輕質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相關的組織控制和成形加工關鍵問題,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近三年,獲國家級獎勵 1 項,省部級獎勵3 項。


        “新能源及功能材料設計與表征”


        平臺以新能源、生物醫用及納米功能材料等領域關鍵科學問題,開展材料成分設計優化、新能源材料高純制備、電池材料納米界面微觀調控、生物醫用材料組織結構設計以及電子功能薄膜制備工作,擁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1 人, “千人計劃”入選者 1 人。


        “重大工程表面技術”平臺面向國家核電、航空航天、超超臨界電站等領域,圍繞高質量形性協同制造中材料組織、成分調控及性能評價等問題,開展核主泵關鍵部件表界面完整性與調控、航空涂層結構檢測、高溫材料強度與可靠性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近三年,承擔國家重大科研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五十項;其中,雷明凱教授,2 次成為國家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


        “先進連接技術平臺”擁有“基于綠色制造的焊接工藝與裝備”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和遼寧省創新團隊,依托遼寧省先進連接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形成以低能耗、 高效率、環境友好為特征的綠色焊接技術、材料與裝備研究方向,以及先進微電子封裝材料與技術研究方向。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 3 項。多項研究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引領和推動了綠色焊接制造理論和技術研究的發展前沿,并實現產業化應用,得到了國內外焊接學術界及工程制造領域的高度認可。


     

    5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來院授課

    6

    核電站管道焊縫的顯色檢測

    7

    顯色檢測-核電站未鈍化閥門焊唇的顯色檢測

     

        記者:“重大工程表面技術”平臺在科研成果工程化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可否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發明技術及應用情況?


        黃院長:該平臺以表界面層性能調控和無損檢測方面的特色優勢,針對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高性能表界面層零件的制造,實現了高性能表界面層的精確測量和組織性能的調控,并研發出系列裝備及測試方法;在航空高性能涂層、核電閥門和主管道安裝維護等方面,為企業獲得經濟效益超過 15 億元。


        在航空方面,針對飛機雷達吸波涂層,提出了多層界面幾何特征的無損檢測方法,研發出涂層厚度及內界面粗糙度測量儀,實現吸波涂層表界面幾何特征精準測量。針對航空發動機熱障涂層,利用異質界面畸變頻散波形識別和多參數反演,解決了涂層多尺度非均質條件下無法精確表征的難題,實現了無損表征涂層厚度、密度、彈性模量及界面附著力等特性;采用強流脈沖離子束表面輻照對渦輪葉片基體表面封頂處理增強涂層附著性,保證對熱障涂層工作壽命的調控作用。


        在核電方面,針對系列核一、二級不銹鋼閥門潔凈和光整制造表面特性需求,采用反應顯像和損傷缺陷壓電阻抗檢測技術,精準確定表面、亞表面加工損傷形狀、大小及分布,結合光整打磨,實現核電閥門潔整化制造工藝優化及其應用。針對核島主管道焊縫低應力挖補修復減控焊縫缺陷需求,采用低頻相控陣超聲成像及全聚焦圖像后處理技術,識別承壓件焊縫界面缺陷特征和精準定位定量,結合去應力表面沖擊強化,實現減控焊縫界面缺陷主管道焊接應用。


     

    8

    掃描電鏡

    9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與東京工業大學本科生開展的晶間腐蝕聯合實驗

     

        記者:聽了您的講解,該平臺在科研成果的工程化應用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可否分享一兩個腐蝕及防護工程應用中的故事?

     

        黃院長:該平臺在上一個國家 973項目“核主泵制造關鍵科學問題”中圍繞主泵潔整化制造開展相關研究,提出顯色檢測不銹鋼表面鐵污染的新方法。


        這時,某核電裝備制造廠不銹鋼發生生銹,特別是核一、二級閥門,在產品堆放現場就能生銹,即使酸洗鈍化也難以徹底避免。該團隊通過分析制造工序、檢測工具耗材,結合表界面組織損傷分析,闡明了嵌入型鐵污染是生銹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光整打磨方法,滿足了核電表界面潔整化的苛刻要求。該團隊中顯色檢測的主要發明人程從前副教授和趙杰教授還將該法應用到核電站工程現場的鈍化質量評估中。工程方不僅安排使用顯色法,同時還安排工程人員用標準推薦藍點法開展雙盲對比測試。有意思的是,在第一次檢測中顯色法優于藍點法;在第二次檢測中,上午藍點法靈敏度高于顯色法,但在下午卻明顯低于顯色法;據檢測人員反映,由于第一次顯色試劑優于藍點,檢測人員在第二次測試時將藍點試度增大以提高靈敏度。但是,由于試劑不穩定,在下午時靈敏度明顯降低,這一現場結果與該團隊實驗室對比結果非常一致,證明了顯色檢測的有效性和靈敏性;獲得了核電站工程方認可。該方法已寫入核電行業標準規范稿,預計明年實施。


        通過對閥門、網板、管道焊縫等大量不銹鋼零部件的檢測應用表明,顯色法不僅作為核電工程質檢驗收有效手段,提升我國標準自主化水平;還可拓展至醫療、石化等領域。

     

    10

    材料學院—材料館

    12

    三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人物簡介

     

     13

     

       黃明亮,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德國洪堡學者。研究方向為電子封裝材料與技術,電子學會電子制造與封裝分會理事、無鉛電子制造戰略聯盟理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國航天專項、軍工等國家與省部級以上項目19項,榮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省技術發明二等獎、省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AV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