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的產生及其分類腐蝕的產生及其分類腐蝕的產生及其分類腐蝕的產生及其分類 金屬腐蝕是金屬表面和介質之間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多相反應造成的,故有化學腐燭及電化學腐蝕之分。化學腐燭是因金屬表面與介質發生化學作用而引起的,它的特點是在腐蝕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化學腐燭又可分為氣體腐燭和非電解質溶液腐蝕兩種。
氣體腐蝕又稱干蝕。是指金屬在干燥氣體中(表面上沒有濕氣冷凝)發生的腐蝕,如金屬在高溫加熱時(軋鋼,熱處理)表面形成氧化皮,內燃機活塞燒壞等。非電解質溶液腐蝕是指金屬與電解質溶液作用所發生的腐蝕。它的特點是在腐蝕過程中有電流產生,這是金屬表面發生腐蝕電池作用的結果。通常在電化學腐蝕中規定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為陽極,電極電位較高的金屬為陰極。當兩種電極電位不同的金屬相接觸或同種金屬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電極電位時,它們浸入電解質溶液(潮濕氣體、海水,酸、堿、鹽的水溶液或土壤等)后會形成腐蝕電池,結果作為陽極的(電極電位低的)金屬由于不斷失去電子并將自己的離子投入溶液而被腐蝕,而作為陰極的(電極電位高的)金屬由于僅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本身沒有發生腐蝕及其它變化。
人們在使用鋼鐵材料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導致鋼鐵腐蝕的各種內部與外部原因,已經選擇了一些有條件的、暫時和相對的方法,來控制鋼鐵腐蝕發生和發展的速度與程度。目前可供工業性應用的防腐方法大致可分為下列四大類:
入合金元素,改變鋼的組織結構,從而提高鋼的抗腐蝕性能。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各種不銹鋼、耐酸鋼、耐熱鋼及海水用鋼。在鋼中添加各種合金元素在提高鋼抗大氣腐蝕能力方面的效果。
使金屬形成表面轉化層和“永久性”表面覆層來防止腐蝕。過類方法可分為:
◆化學及電化學轉化覆層——通過氧化、磷化、鉻酸鹽化、氟化等形成;
◆表面合金化——通過氮化、滲金屬(滲鉻、滲鋁、滲氮等)形成;
◆金屬覆層——包括電鍍金屬、噴鍍金屬、化學鍍、氣相鍍等;
◆非金屬涂層——包括無機涂覆層如搪瓷、陶瓷覆層,有機覆層如橡膠、塑料、油漆回層等。其中搪瓷、塑料等“永久性”覆層,不能去除及自動生成,故不宜作刀具,量具、軸承等的工作面。
陰極保護,即使金屬表面變成陰極。例如在海水中,用鎂塊作陽極與鋼板聯在一起,可使鋼板成為陰極而不受海水腐燭。某些化工容器、塔罐和地下管道,也可用同樣的方法加一陽極,通上電流,使管道、容器成為陰極而得到保護。
“暫時性”防銹法。這是指在生產、運輸和貯存鋼鐵制品、構件時的表面防蝕保護法,由于防銹涂層可以在使用時順利去除,故稱為“暫時性”方法。實際上,這種方法的防銹時間可長達數年,甚至十年以上。常用的有以下六種:
◆使用防銹水;
◆加工過程中采用乳化油起冷卻、潤滑和防銹作用;
◆使用防銹油.可防銹1~5年;
◆采用氣相緩蝕劑;
◆采用環境封存技求;
◆采用可剝性塑料包裝。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