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特點
長垣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節性降水差異較大,春季多風少雨,夏季多雨較熱,秋季氣候涼爽,冬季較冷少雪。土層深厚,土質較好,農用價值較高,礦產資源相對貧乏。
地形地貌
長垣市為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境內無山,地勢平坦低洼,海拔57.3-69.7米之間,黃河大堤連接太行堤呈東北--西南走向貫穿全境,將全市自然分為兩部分:堤東為黃河灘區,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堤西黃河沖積平原,區內地勢平坦,少有緩坡。
社會事業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中等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城市路網已形成“五縱五橫、兩環”格局,城區道路總長達到105公里,擁有日供水3萬噸水廠一座,投資1.7億元的燃氣管網工程、投資800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投資3000多萬元的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之中。有大型綜合性商場11處,城區商業營業面積近300萬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檔住宅小區20多處,住宅面積近500萬平方米。有二級甲等醫院2所。有高職高專院校1所(長垣烹飪職業技術學院)[2],省級示范性高中1所,市級重點高中1所,城區在校生達到4萬多人。城區街道綠化率達到100%,人行道鋪裝率達到9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城區建成區面積已達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萬,城鎮化率達到32%。
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800多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水泥)路。農村中小學校全部達到“普九”標準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面改造了鄉級衛生院,建成鄉級中心衛生院18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200所,近61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線電視、寬帶、固定電話入戶率分別達到30%、10%、85%。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自主創新為主戰略,強化工業主導地位,提升壯大優勢產業,協調推進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產業聚集區建設三位一體系統工程,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打造創新長垣、效益長垣、開放長垣、魅力長垣、和諧長垣。力爭到“十一五”末,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5億元以上,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上,把該縣建設成為國家起重機械制造中心、醫療器械生產基地,成為經濟發達、社會和諧、文化先進、環境優美的中部經濟強縣,實現撤縣建市,2011年6月1日起長垣撤縣建市,屬于省直管縣級市。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