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隨處可見,小到門鎖生銹導致打不開、防護欄腐蝕造成安全隱患,大到天然氣管道受到腐蝕致使燃氣泄漏、日本核泄漏釀成的悲劇,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防腐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993年NACE現任會長巴金斯教授在第十二屆國際腐蝕會議“轉讓知識,控制腐蝕”報告中談到:要讓群眾和專家們知道成功的防腐蝕技術能節約多少錢,比從反面宣傳腐蝕的損失更能改善他們對腐蝕科學工作者的印象。根據這一積極的建議,下面從經濟、生產、新技術及節約資源的角度來說明防腐蝕的作用。
大家知道,腐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發過程,它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其他的自然災害一樣,腐蝕也是可以預測的,采取一定的防腐蝕手段是可以控制的。目前國外有許多國家將腐蝕損失分為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兩大類。其中可避免的腐蝕損失是指充分利用現有的防腐蝕技術知識,大力開展腐蝕與防腐蝕教育,進行腐蝕與防腐蝕技術經驗交流和嚴格的科學管理手段,就能避免的那一部分損失。例如,美國采取防腐蝕措施后,1975-1985 年10年中腐蝕損失的增長已減少了一半。另外,各國腐蝕界普遍認為:可避免的這一部分損失約占總損失的1/4,也就是說,我國每年至少可挽回250億元的損失。
國內外調查數據顯示,因腐蝕造成的損失約占一個國家當年GDP的3%~5%。據此估算,2011年我國腐蝕損失約為2萬億元;按萬元GDP消耗1噸標準煤計算,腐蝕造成的能源損失約為2億噸標準煤。然而,科學研究證明,如果采取積極科學的防腐技術和措施,每年至少可減少30%的腐蝕損失,即6000億元,相當于節約600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耗。同時,防腐蝕技術還可以廢棄物的排放,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是非常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
因此,提高我國的防腐蝕水平刻不容緩,對加快提高我國防腐蝕水平的幾點設想:
1、與時俱進、改變思想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落后的防腐蝕觀念。
2、加強交流
加強國際間、國內間、同行間及各方面、各種層次間的交流。
3、加強學習和研究
學習和研究相關的標準、規范;學習和研究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和新設備;同時還要學習和研究國際國內的先進管理經驗。并將他們轉化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去。
4、加快人才的培養
有了性能優異的材料、先進的工藝和設備、以及檢測儀器,但沒有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操控,那么上述的優勢都會喪失殆盡。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有了高素質的人才,上述優勢條件都可以創造出來。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