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承擔單位: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課題負責人:李金許
課題參加人員:董超芳、杜翠薇、肖葵、邵亞薇
獲得典型海洋工程裝備用金屬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等失效行為規律和機理。在闡釋海洋動態變化的環境因素(壓力、溫度、溶解氧、鹽度)對界面電化學行為影響規律基礎上,建立材料海洋腐蝕綜合評估方法。
研究目標
通過實海、室內模擬/加速腐蝕、應力腐蝕等試驗研究,明確典型海洋工程裝備用金屬材料如X80、690MPa高強度低合金鋼、新型海工用不銹鋼等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應力腐蝕規律和機理,重點探明金屬與海洋環境介質之間的電子轉移和離子的輸運,以及由此產生的物理化學效應對材料表面狀態的影響。獲得典型海洋工程裝備用金屬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等失效行為規律和機理。在闡釋海洋動態變化的環境因素(壓力、溫度、溶解氧、鹽度)對界面電化學行為影響規律基礎上,建立材料海洋腐蝕綜合評估方法。
研究內容
(1)基于已有積累的實海腐蝕數據,完善低合金高強鋼、新型不銹鋼等材料/構件在我國南海海洋環境服役的腐蝕數據積累,建立我國海洋腐蝕嚴酷性評價體系;
(2)開展室內模擬0~8000米不同深度海水環境條件下X80、690MPa高強度低合金鋼、新型不銹鋼等典型材料在不同靜水壓力時的應力腐蝕、氫致開裂或腐蝕疲勞的研究;
(3)研究海水壓力對腐蝕產物膜致應力、氫擴散輸運行為和氫離子還原等過程動力學規律的影響, 揭示其內在的機理;
(4)研究不同的極化電位、溫度、溶解氧或含鹽量等單因素或多因素耦合作用對材料應力腐蝕、氫致開裂或腐蝕疲勞等環境敏感失效行為的影響;
(5)研究海洋環境下環境敏感斷裂過程中的電化學特性,闡明陰極保護條件下材料環境敏感斷裂行為的演變規律和機制。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是我國腐蝕與防護學科最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基地之一,主要依托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效鋼鐵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腐蝕磨蝕與表面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表面納米技術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腐蝕與防護教育部國防重點實驗室等平臺。擁有多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如我國腐蝕與防護學科的重要奠基人肖紀美院士,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從事腐蝕與防護工作的高水平專業人才,長期以來在國內外腐蝕與防護方面具有重大影響力。擁有環境敏感斷裂、材料表面化學與技術、腐蝕控制系統工程、電化學工程與材料、環境損傷評估與控制、涂層材料防護技術等多個跨學科研究方向。作為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觀測研究平臺的負責單位,近年來在海洋環境腐蝕數據積累、海洋腐蝕規律機理、應力腐蝕、材料斷裂性能和耐海洋腐蝕材料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