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榮
2014-11-18 17:44:40
作者:張潔來源:=$docheckrep[1]?ReplaceBefrom($ecms_gr[befrom]):$ecms_gr[befrom]?>

侯保榮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腐蝕與防護專家。
1942年生于山東省曹縣。196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1994年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侯保榮 <http://www.hycfw.com/Category_155/Index_1.aspx>院士建立了模擬海洋腐蝕環境的實驗方法和在不同海洋環境下控制材料腐蝕的工程技術系統。綜合多年研究成果提出的“鋼鐵設施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及其防腐蝕技術”,獲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和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及國家專利29項。
隨著深海石油、礦產、天然氣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等的發現,海上競爭日趨激烈。海洋經濟帶有高科技的發展趨勢,掌握海洋高科技,就掌握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領域。未來海洋產業的發展和傳統海洋產業的提升都需要海洋科技的新成果、新技術。
侯院士認為:“我國海洋腐蝕一年損失1.6萬億,占到全國GDP3%,腐蝕悄無聲息地破壞,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像臺風、洪澇、早產等所有損失的總和乘以6都不及腐蝕損失。我們算過一筆經濟賬,每人每年要為腐蝕損失承擔1000元,可以說腐蝕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侯院士說:”在結構新建時,如果節省了1元的腐蝕防護費用,在腐蝕剛發生時進行維護會花掉5元,在發生輕度腐蝕時進行修復需要25元,如果腐蝕嚴重威脅安全時,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修復就需要125元。如果大家能夠認識到這-點,在新建工程時舍得多花一點錢,從長遠來看,其實更能省錢。“他很感慨地表示。
在2011年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侯保榮作了題為《藍色經濟發展與海洋腐蝕控制》的報告。?報告中他提到,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人類存在與發展的最后資源空間,海洋產業則成為沿海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海洋開發過程中會建設大量的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包括橋梁、港口、碼頭、海洋石油平臺等,其中95%以上是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海洋發展面臨的兩大共性問題之一就是海洋腐蝕的控制。這意味著海洋腐蝕防護行業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推薦閱讀:
對海洋腐蝕說不
熱烈祝賀侯保榮院士、丁文江院士獲2014年度何梁何利獎
973項目“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 ”擔任特邀專家
推薦閱讀:
對海洋腐蝕說不
熱烈祝賀侯保榮院士、丁文江院士獲2014年度何梁何利獎
973項目“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 ”擔任特邀專家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鋁合金LDH自修復自抗菌膜層構建
點擊數:466
碳鋼及合金鋼應用與區別
點擊數: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