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來的研究生階段,你是否還在猶豫導師,糾結選擇哪個實驗室,好奇未來的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樣子。燕山大學高鋼中心研究生招生進行中,期待見到踏實上進的你!
張立峰教授團隊
在燕山大學建設有三個省部級科研、國際合作和成果轉化基地,先進制造用高品質鋼鐵材料制備與應用研究中心(簡稱“高鋼中心”),與五家鋼鐵企業成立了聯合研發中心。
張立峰,教授、博士生導師、燕山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基金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中組部“青年千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魏壽昆科技教育獎青年獎,冶金科學技術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和創新成果獎,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獎,獲得美國鋼鐵協會Richard J. Fruehan獎。英國皇家工程院杰出訪問院士(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張立峰教授先后在美國、德國、挪威和日本有十四年教學科研經歷。曾任挪威科技大學教授、美國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
1998-2000|日本仙臺
2000-2001|德國TechnicalUniversity of Clausthal
2001-2005|美國伊利諾大學(UIUC)
2005-2007|挪威科技大學
2007-2011|美國密蘇里大學
2011-2019|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院長
2019-2020|燕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國內外學會工作
英國華威大學榮譽教授(2018-2021)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兼職教授(2012-2014)
美國伊利諾大學機械工程系兼職教授(2006-2007)
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中國金屬學會煉鋼分會副主任委員、鐵合金分會委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反應工程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副主任委員
特種冶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
美國礦業金屬及材料協會(TMS)過程技術與模型委員會主任
出版與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相關的專著6本,獲授權1 項美國專利、35 項中國專利,10 項軟件專利權
近三年所獲科技獎項
2020年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高品質鋼潔凈化、均質化、細晶化、精準化制備共性關鍵技術與應用,個人排名第一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高品質鋼制備全流程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精益控制集成關鍵技術及應用,個人排名第一
2020年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先進制造用高品質鋼潔凈化制備集成關鍵技術,個人排名第一
2020年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全長壽化高速和重載鐵路鋼軌用鋼冶金關鍵技術,個人排名第一
2019年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超高效變頻壓縮機用鐵芯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2018年冶金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高品質鋼潔凈化智能控制的多維多尺度數值模擬仿真技術及應用,個人排名第一
2018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創新成果獎之優秀獎,超潔凈不銹鋼冶煉關鍵技術及應用,個人排名第二
張立峰教授團隊部分青年教師
任英,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師從張立峰教授,具有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日本東北大學訪問留學經歷。主要從事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控制研究,發表SCI/EI期刊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1本,先后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人社部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楊文,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之后從事博士后研究兩年,于2013年和2018年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和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從事訪問學者研究各一年,主要從事潔凈鋼生產工藝與質量提升以及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參與了包括”十三五“國家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合作課題在內的多個縱向和橫向項目,已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項、冶金科學技術獎2項。
段豪劍,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導師為張立峰教授,具有美國塞基諾州立大學的訪問學習經歷,主要從事于冶金過程數值模擬仿真和鋼液中與非金屬夾雜物界面現象的相關研究。獲得人社部和博管會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參與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多項。
姜東濱,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師,博士畢業于東北大學,從事連鑄凝固組織與宏觀偏析的模擬控制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篇,授權專利3項。
李亞瓊,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師、博士后,博士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從事高純金屬短流程制備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二等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礎科研業務費1項,發表科研論文SCI、EI檢索3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
王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師、博士后,博士畢業于中南大學,從事純凈鋼與夾雜物控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礎科研業務費2項,發表科研論文SCI、EI檢索16篇
羅艷,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師、博士后,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導師為張立峰教授。從事硅鋼中第二相粒子的控制、鋼鐵材料的相關界面行為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1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項。
任強,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冶金機械系教師,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導師為張立峰教授。從事潔凈鋼與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控制方向,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文章15篇,其中SCI期刊論文9篇,獲得美國2019年TMS會議材料表征最佳論文三等獎。
張靜,燕山大學車輛與能源學院教師,博士畢業于東北大學。從事電磁場作用下連鑄坯質量相關的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河北省自然基金項目1項,發表文章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
高小勇,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冶金機械系教師,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從事鎳基高溫合金和高品質鋼鐵材料的基礎研究,曾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大型鑄鍛件工藝技術研究,發表學術文章10篇,其中SCI期刊論文6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
陳威,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冶金機械系教師,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導師為張立峰教授。從事煉鋼連鑄過程鋼液多相流流動、傳熱、凝固及夾雜物捕獲的數值模擬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文章14篇。
研究方向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
鋼鐵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金屬材料。由于其生產工藝所致,鋼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非金屬夾雜物。這些夾雜物的尺寸從納米級到毫米級,種類包含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有些是脫氧產物,有些是凝固和冷卻過程析出的。大部分夾雜物,尤其是大尺寸夾雜物對鋼材的性能有害,但是細小夾雜物和一些析出物卻可以起到細化晶粒、強化性能的作用。對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種類、尺寸、數量、形貌的控制是提高鋼鐵材料使用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
夾雜物的檢測
夾雜物的成分設計
鋼冶煉過程中渣-鋼-夾雜物成分智能控制模型
不同鋼種連鑄過程中夾雜物的轉變
冶金過程數值模擬仿真
鋼鐵的生產過程是在高溫下進行的,這導致直接地對鋼液進行觀察較為困難。基于流體力學的數值模擬仿真工作可以對鋼鐵生產各流程的各冶金容器中的流場、溫度場、速度場和濃度場等進行預測,為鋼鐵的智能生產過程提供了可能。
RH精煉過程水模擬
鋼包吹氬速度場 鋼包混勻過程
結晶器內全凝固及夾雜物運動捕捉數值模擬
實驗儀器與設備
出版圖書
2019年6月出版
2019年10月出版
2019年10~12月出版
2017年1月出版 2019年10月出版
學生培養
已畢業博士22人
已畢業碩士40人
國際交流
每位博士在讀期間將參加國際會議及國外訪學至少一次
近兩年梯隊成員參加的國際交流。
2019年8月,加拿大多倫多Steelsim2019會議
2019年8月,韓國濟州島第十一屆中韓雙邊先進鋼鐵技術研討會
2019年5月,美國匹茲堡市AIST2019年會
2019年3月,美國圣安東尼奧TMS2019會議
2018年11月,日本仙臺東北大學交流訪問
2018年10月,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交流訪問
2018年10月,美國哥倫布市MST2018年會
2018年9月,匈牙利布達佩斯第十屆潔凈鋼會議
2019年梯隊成員參加的國內會議
2019年8月,陜西西安2019年電磁冶金與鑄坯質量研討會
2019年8月,江蘇蘇州2019年全國爐外精煉年會
2019年8月,山東青島2019中國鐵合金科技綠色智能發展高峰論壇
2019年8月,北京中國有色金屬冶金第六屆學術會議
2019年6月,云南昆明中國有色金屬第二期優秀青年學者論壇
2019年5月,陜西西安第二十一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
團隊風采
張立峰教授團隊歡迎你的加入
招收名額: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方向
碩士生4-6名、博士生2-4名
簡歷發送至:zhanglifeng@ysu.edu.cn
誠摯的歡迎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物理、化學學科背景的同學們報考燕山大學高鋼中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