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學學堂創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礦冶學科。1952年,學校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名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并被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4年,學校牽頭的,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獲批國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全校占地約80.3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95.01萬平方米。學校現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1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安全監管監察科技支撐工程,6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基地、創新引智基地等。 學校現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6個本科專業。學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史4個全國一級重點學科學術水平蜚聲中外(2017年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冶金工程、科學技術史獲評A+,材料科學與工程獲評A),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批學科具有雄厚實力,力學、物理學、數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納米材料與器件物理學、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等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煥發出勃勃生機。2019年,安全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科學與工程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行列。 學校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教職工總數3309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740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783人,其中專任教師2171人,在站博士后314人。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雙聘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2人(雙聘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7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5人、青年拔尖人才2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0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青年教師獎/新世紀優秀人才103人。 2.北京科技大學人事處人事科 王老師 聯系電話:+86-10-62332009 3.北京科技大學人事處博士后工作辦公室 張老師一、學校簡介
二、支持條件
三、招聘程序
四、應聘須知
五、聯系方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