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林(1937.7.5-)。機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專家。祖籍湖北,出生于陜西省南鄭縣。1961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石油管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長期從事石油機械用鋼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國這一領域的開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10余種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機械的質量躍居國際先進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圍及對象,開展大量系統的、有創造性的研究,20多項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22項(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包括國家級獎9項。3項成果被國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項成果被美國石油學會(API)采納修改標準。他負責組建和創立起來的中國石油管材研究所已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及質量檢測、認證和仲裁中心,是ISO和API的3個委員會中方技術歸口單位。出版專著5種,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70余篇。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經歷和工作經歷
1961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現改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1961年9月至1964年1月在石油工業部鉆采機械研究所任技術員,從事石油機械用新材料研究。1964年1月至1988年3月在寶雞石油機械廠任材料研究室主任、冶金研究所所長、總冶金師等職,從事石油工業用高性能結構材料研究和油田腐蝕與防護工作。1981年起兼任石油工業部石油專用管材料試驗中心主任。1988年3月至2002年2月在石油部石油管材研究中心(現更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任主任、所長、黨委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高級顧問。
研究成果
長期從事石油用鋼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國這一領域的開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主持研制10余種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機械的質量躍居國際先進水平。他提出“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圍及對象,開展了大量系統的、有創造性的研究,20多項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20項(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包括國家獎9 項。3項成果被國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項成果被美國石油學會(API)采納修改標準。
獲得獎項
1978年出席全國科學大會,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選拔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3年受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重獎;1994年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能源大獎。
出版專著
出版專著5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50篇。專著有《石油用鋼手冊》、《石油管工程》、《石油鉆柱失效分析及預防》、《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李鶴林集) 》、《高強度微合金管線鋼顯微組織分析與鑒別圖譜》等7部。發表論文160篇,代表性論文有:“石油礦場機械的失效分析及反饋”、“Failure Analysis of Drill Pipes, Influence of Internal Upset Contour to service Life of Drill Pipes”、 “石油礦場用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的現狀與發展”、“ Failur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Oilfield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Materia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ailur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油井管發展動向及國產化探討”、“油氣輸送管的發展動向及國產化探討”、“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提高石油管材失效分析預測預防水平”、“石油管工程”的研究領域、初步成果與展望“、”天然氣輸送鋼管研究與應用中的幾個熱點問題“、”關于西氣東輸管線和鋼管的若干問題“。
歷史工作
1978年以來,先后擔任石油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與石化工程研究會顧問、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邀理事兼失效分析學會理事長、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壓力容器與管道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設備監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等。
影響
由于他提出的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科學正確,石油管材研究所發展迅速,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同時又是石油管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認可實驗室、中國科協失效分析和預防中心石油管材與裝備分中心、國際標準化組織IS0/TC67/SC1和SC5兩個委員會和API第一委員會中方技術歸口單位、API螺紋量規檢定機構。
主要論著
1 石油工業部供應制造局,《石油機械用鋼手冊》,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5
2 李鶴林,《鉆桿打撈公錐用鋼和表面強化工藝及對其使用壽命的影響·熱處理》,1975(3):45-48
3 李鶴林,《開展石油機械用鋼及材料強度研究,提高產品質量和壽命·石油鉆采機械通訊》,1979(3):1-17
4 李鶴林,《高鉻耐磨鑄鐵及在雙金屬缸套中的應用·石油鉆采機械》,1980(1):49-56
5 李鶴林,《噴丸對結構鋼疲勞裂紋萌生與擴展的影響·機械工程材料》,1983,7(2):62-66
6 李鶴林,《石油礦場機械的失效分析及反饋·石油礦場機械》,1983,12 (6):52-57
7 李鶴林 主編,《石油專用管文集》,西安:陜西科技出版社,1984-1995
8 Li HeLin,《材料學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大截面低碳馬氏體鋼及合金化、熱處理對其強韌性的影響》,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
9 李鶴林,《石油機械技術水平調研報告集·石油礦場用低合金網和合金鋼的現狀與發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
10 李鶴林,《油井管發展動向及國產化探討·石油專用管》,1997,5(1):1-8
11 李鶴林,《油氣輸送管的發展動向及國產化探討·石油專用管》,1997,5(2):1-13
12 李鶴林,《”石油管工程“的研究領域、初步成果與展望·石油專用管》,1999,7(1):1-8
13 李鶴林,《石油管工程》。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14 李鶴林,李平全,馮耀榮《石油鉆柱失效分析及預防》,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
標簽: 李鶴林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