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中科韋爾腐蝕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的鄭麗群,她帶領團隊拓展了煉油廠防腐服務的新模式,是國內防腐監測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多年來她付出怎樣的辛勤汗水,以怎樣的責任和使命對待她熱愛的事業,克服怎樣的困難去把握機遇,才使企業能夠有這樣的驕人成績,讓我們一同走進她的世界。
含苞綻放乘東風
1985年,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畢業生,鄭麗群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現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合并)腐蝕電化學研究室工作。讓她感到無比的榮幸是她所在研究室的主任是如今聞名中外的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曹楚南教授,曹院士自1960年代便在我國開拓腐蝕電化學研究領域,在曹院士的直接指導下,鄭麗群開始了將電化學與電子學有機結合的研究道路。中科院濃厚的科研氛圍和導師曹院士的嚴格教誨,以及導師嚴謹作風的影響,使她逐步成長為一個廢寢忘食的科研工作者。
有時為了一個不太明白的腐蝕領域問題,她會花費幾天的時間,上圖書館查資料,向同事們請教,無時無刻不饑渴地從老師同事那汲取科學知識、實驗方法。她孜孜以求、動手實踐。通過鉆研,她掌握了實驗室一系列進口電化學設備的原理。有一次大家排著號做實驗,可是恒電位儀做出的曲線永遠是發散的,焦急中大家紛紛上陣,一天過去,看不到像樣的阻抗譜,要是把儀器抬到北京維修,花錢不說,時間花不起,大家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把鄭麗群找過來,她仔細分析了曲線特點后,確認是由于零點失調導致的,她僅用十分鐘使曲線恢復了正常。后來,這樣的事她就會加班幫大家解決。鄭麗群就是這樣憑著積極、熱情、謙和的心態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贏得了老師同事們的認可。隨著專業水平的提高,幾年時間里,她在中科院腐蝕所這一園地里絢爛綻放,成為一顆令人注目的鮮花。這期間,曹楚南院士與我國著名科學家侯祥麟院士共同主持國家“八五”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腐蝕數據積累及基礎研究”,國家“九五”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材料在我國自然環境條件下的腐蝕數據積累及規律性研究”。鄭麗群一直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其中,這些工作,為其未來在腐蝕與防護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7年鄭麗群在天津大學材料系進修時與宋詩哲教授等合影
(右起鄭麗群、宋詩哲、陳武平、李華)
楓葉臨霜萬壑紅
鮮花雖艷,卻難永久。鄭麗群很清楚,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科研領域長久立足,必須扎深根、拓領地,勤耕耘、多付出,因為成功的背后無疑是辛勤的汗水、鍥而不舍的堅強意志。
當時由于傳統的電化學測試方法,依賴大量實驗估算,常給具體的測量帶來誤差。為解決這一問題,曹院士創立了弱極化理論,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善于鉆研的鄭麗群便開始嘗試將這一理論轉變成可以在土壤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檢測腐蝕的技術以至系列產品。通常,人們有特殊事情會加幾個班,而鄭麗群卻是連續六、七年有特殊事情時才會在十點之前下班,周末也泡在實驗室。在這個跨學科領域中,她艱苦地探索著,努力地實踐著,她心中的目標始終沒有變。實際上,作為女人,這個時候她也已為人妻、為人母,忘我的工作難以照顧好家庭,她騎著自行車送女兒去學校卻常常送到單位門口才回過味兒來。在女兒三歲的時候有一次丈夫出差,她把女兒帶到實驗室放到一個桌子上,自己全心進入編程當中,不知過了多久,只聽咕咚一聲,女兒重重地摔到地上,她慌忙抱起女兒,趕緊送到醫院檢查,這一晚女兒昏睡著,她焦急地守候在病床邊,第二天女兒終于醒來了,幸無大礙。作為母親,她心酸過,動搖過,時常因為不能貼心地陪伴孩子而心生內疚。她對工作負責的態度感化了家人,婆婆從老家來到沈陽幫助料理家務,這一來就是十二年,直到女兒上大學。在家庭和事業的道路上鄭麗群呈現出了她特有的柔和與堅強,她對父母、對家人感恩萬千,覺得一輩子報答不完;對老師和對腐蝕所這個平臺感恩、敬畏!
2003年12月接受曹楚南院士悉心指導
(右起曹楚南院士、鄭麗群)
1995年,鄭麗群創建了腐蝕監測課題組,并加快了腐蝕監測領域的研究步伐。通過辛勤努力,她將電化學與電子學結合,并演化成大氣腐蝕監測技術、土壤腐蝕監測技術、循環水腐蝕監測技術以及在線腐蝕監測產品的想法終于變成現實,從而開拓了中國腐蝕監測的新時代。鄭麗群并沒有因為這一成功而停下鉆研的腳步,她開始科學系統的研究國外的腐蝕監測方法,立志要開拓中國的腐蝕監測領域,并趕超國外水平。恰逢由于原油成本壓力,國內許多石油煉制企業開始摻煉進口劣質原油,設備的腐蝕問題也日益突出,這給腐蝕監測的發展帶來了良好契機。由于電化學技術只能測量含水電解質環境的腐蝕,適應不了高溫油介質腐蝕監測的需求,鄭麗群就帶領團隊開始了新的腐蝕監測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并不是一帆風順,成功的背后都隱藏著無數次的失敗,許多技術陷阱在實驗室里很難被發現,一道道問題在工況環境里暴露出來,鄭麗群親自到煉油廠現場,登高、爬裝置,安裝調試設備,排查一個又一個問題。課題組的工程師提出下馬,廠里的領導也沒了信心,開始質疑,甚至要求退貨,她心里五味雜陳,壓力重重。但這時她已經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女孩兒,她深知,她的行動就是大家的榜樣,她隱藏了自己的難過,視壓力為動力,繼續投身到技術改進當中去。2001年,鄭麗群的腐蝕監測團隊,成功研制出了國內第一代在線式高溫電阻探針腐蝕監測設備,一舉解決了腐蝕監測技術受介質限制的缺陷,并取得了應用上的成功,早于國外同類產品在中國的應用;2005年她們研制的電感探針系統開始在全國煉廠推廣應用,使國內煉廠擺脫了依賴進口產品的狀況。
有近二十年的技術積累,鄭麗群帶領團隊加大了與石化企業技術合作,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開展了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在線腐蝕監測技術網絡化”、“蒸餾塔頂pH值的自動控制系統開發和應用”、“加工高硫原油裝置腐蝕風險評估”等。在她的拼搏精神感召下,團隊成員個個奮勇爭先,不斷取得項目的成功,獲得了多項中國石化科技進步獎。她在工作上,不僅個人取得了成績,也鍛煉了隊伍,為國內防腐監測領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2008年她在中科院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聘為研究員,被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聘為副總工程師。
嘗到成功滋味的鄭麗群,登上天華山,望著漫山醉人的紅葉,不由地感嘆:不經風霜,何來絢爛的紅葉!
臘月冬梅迎冰雪
課題組逐步壯大了,項目逐漸多了,組里能出差的人每天忙的如救火,鄭麗群也是時而東奔西跑去談業務,時而做實驗、搞開發,忙的被動、忙的沒有計劃。有朋友告訴她,當你的營業額超過500萬了就必須引入管理了,當你的團隊有20人的時候就需要建立管理體系了。的確,她正需要考慮一下管理的事了,她從2000年步入管理課堂,從這樣的課堂里她收獲了管理理念,了解了組織行為特點,學習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方法,她把學到的東西迅速應用到管理實踐中。2002年她編寫了第一套管理制度,通過持續改進如今已經成為團隊的工作綱領;2005她設計了第一套全員工作流程,經過不斷完善,如今的工作流程已成為全體員工行動的指南。曾經大家流行說四個“找”:“遇到問題找流程,動手操作找標準,發現違章找制度,績效考核找指標”。可是任何組織在落實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陣痛,出現人際關系緊張,所以她的體會是建立一個管理體系不亞于開發一個系列產品,何況管理就是改革,改革就會觸及人們的習慣、面子以至利益,所以拍桌子、爭吵的事情她也必須面對。對待這樣的情況她更多的是包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厘清一個責任她首先檢討自已,再談他人的過失,所以她所倡導的管理體系在團隊中慢慢地生根、發芽。為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她多次帶領團隊骨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讓團隊產生更多的復合型人才。相信這是其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源泉。
初步的發展沒有給鄭麗群帶來太多的喜悅。由于相關技術和產品在國內石化企業的應用越來越多,許多人也看中了這一新興市場,不斷地出現新的競爭者。這些競爭者有國外跨國集團,有國企單位,也有民營公司。這個團隊何去何從,未來的路該怎么走?鄭麗群感到了空前的技術創新上的壓力,也看到了組織建設上的壁壘。為了了解國外同行的技術和管理,也為充實自我,開拓眼界。2009年底,她毅然放下國內的一切,來到美國東密歇根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訪問。這次遠行也使她后面的人生發生了轉折。來到美國后,工作之余,她幾乎都在圖書館度過,每天惡補英語、查閱國外相關資料。她也不忘使命,遇到節假日,她就邀請當地的留學生訪問學者們聚聚會,了解他們在國外各方面的情況,側面掌握相關的行業行情。她住在學校宿舍里,窗前大片草坪,松鼠樹上樹下地嬉戲,如此安靜的世界,她要在這個遠離喧囂的世界里好好地沉淀和反思,探索規劃未來之路。她陷入了兩難的選擇,自己所在的中科院有嚴密的科研管理,這種管理是完成國家重大項目的保證,也是產品創新的科研基礎,不應該為所謂適應市場而改變;若離開自己熱愛的中科院進行組織再造,以公司特有的管理手段來應對對手的競爭,自己情感上又萬分不舍,像離家的孩子,倍感孤獨,但是現有的經營模式難以適應瞬息變化的市場,金屬所可以永久屹立,可是二十年來發展起來的腐蝕監測團隊可以瞬間坍塌。經過無數次的徹夜失眠,與團隊骨干的商討、同知心朋友們的交流、向領導們的請教,她慢慢覺得是出去闖闖的時候了,孩子長大了,不能總依賴父母。她暗自下定決心,創建公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也是對培養自己的中科院更好的回報!做好公司也是報效社會!對鄭麗群而言,在美國的這一年,是她心靈最為掙扎的一年,思考的過程得到的是歷練,思考過后她顯得那樣的輕松!誠然,她清楚她的目標是什么,同時她也學會了放棄!離開前,眺望著密歇根湖西岸茫茫霧靄中的怒放臘梅,鄭麗群似乎看到了克服困難的力量,更聞到了希望的春天氣息。
2014年11月鄭麗群在中石油華北石化參加設備腐蝕調查
揚帆商海浪花中
2011年,鄭麗群帶領她的團隊成立了“沈陽中科韋爾腐蝕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雖然在金屬所工作期間,在課題組經營過程中,鄭麗群積累了很多管理經驗,但真正地經營企業并不是那么簡單。在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嚴峻的市場競爭,公司面臨著員工流失、技術被拷貝等種種問題。鄭麗群展現了一名企業家的魄力,她帶領核心團隊團結一致,想辦法,找出路。為挽留一名思想反復的技術骨干,她無數次與其溝通,求同存異,隊伍逐漸穩定下來;她憑借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技術觸覺,帶領團隊研發新產品;她親自拜訪客戶,穩定客戶群。一年365天,她多數時間都在外地,或者在去外地的路上。這對于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她,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同時,她又重新走入課堂,帶領團隊接受更先進的企業管理方法,并付諸應用。公司慢慢地從低谷中走出來。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她帶領中科韋爾走過了艱難的初創期,公司的凝聚力、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相關產品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如今她帶領團隊開創了國內煉廠防腐監測與防護管理整包服務新模式,并與防腐監測產品的應用相輔相成,為石化企業的設備管理者排憂解難。行百里者半九十,未來的路還很長!她停了一下腳步,回顧曾經的艱難困苦,不禁思緒萬千;遙想未來還可能布滿荊棘,她感到如同揚帆海上,不禁無限暢想。
“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這首《女人花》,不就是對主人公鄭麗群最好的描述嗎!她演繹的就是一種態度,對生命、對生活、對世界,盡情演繹,執著不渝。青春花開花落,歲月變幻流轉,唯愿絢爛女人花,一生美麗!
聲明: 本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鄭麗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