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伴隨著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掀起的智能熱潮,不少涂料企業也開始走在了智能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產品被打上了“智能”的標簽。美國一家市場咨詢公司的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涂料市場份額將從2013年的3.63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30億美元,而其中的自潔涂料是智能涂料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在2018年將達到14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當前,傳統低端涂料進入門檻很低,企業數量很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由于產品質量可能不相上下,不同省份的區域競爭慢慢就演變成為價格競爭,而且已經處于白熱化。低端過剩導致我國涂料行業整體無力與國際市場、外資企業競爭。尤其是涂料產業近幾年大躍進式的投資,加劇了中低端產品的重復建設,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難度,最直接的后果是企業利潤下滑。可以說,一些中小涂料企業、低劣產品生產商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
河北晨陽水漆山東大區市場的經理劉令杰表示,“在與外資涂料企業抗衡較量中,國內的涂料企業守著龐大的國內涂料市場卻一直在生產涂料的低端產品,毫無競爭力可言,確實尷尬。產能過剩不僅浪費資源,對企業和產業本身而言也意味著很大的困難,影響不可小覷。”
面對傳統涂料市場的急劇萎縮和激烈競爭,智能涂料的出現讓眾多涂料企業看到了涂料發展的曙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概念是相對于傳統涂料而言的。傳統意義上的涂料一般是指只具有保護和裝飾性能的涂層材料,通常這些性能是單向的,也就是說這種性能不能隨周邊環境的改變而做出響應;而“智能”則恰恰反之,智能涂料可以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可控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反饋,產生自適應的特殊性能,使涂層繼續保持有效。
目前主流的智能涂料主要有四大類型,一是環境反饋型,包括傳感涂料、熱敏和壓敏涂料等;二是納米應用型,包括自愈合涂料、光學涂料、超導涂料等;三是生物活性型,包括抗菌涂料、生物基涂料、光引發和生物引發涂料等;四是具創新性的涂料材料,包括超級疏水涂料、自潤滑涂料和自我犧牲涂料等。
有消息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所研發的監測橋梁等金屬結構疲勞情況的傳導型智能涂料,就在配方設計中加入了細微壓電材料晶體,當這種晶體受到拉伸和擠壓時,可產生與所受外力成比例的電信號,人們通過分析這些電信號,可以了解建材的疲勞程度。在使用中,工作人員只要在金屬結構表面涂覆該種涂料,再外涂一層導電涂層,當施加電壓時,涂料中的晶體與構件表面形成正確的角度,金屬構件無論從什么方向受力時,涂料都可產生相應的電信號,受力越大,產生的電信號越強。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