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運輸工具方面,作為一種強大的、輕量化、易加工材料,鎂合金比鋁更具有優勢,不過它更容易腐蝕。近期,澳大利亞研究者已經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鎂-鋰合金,密度超低,耐腐蝕性也更好,這種材料可以大幅減輕汽車和飛機的重量,被喻為“不銹鎂”,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實現批量化生產。
為了研制這種耐腐蝕的鎂合金,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教授Nick Birbilis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早在2013年,他的團隊發現,通過添加少許砷,可以更好地保存實驗室的金屬,這是由于將金屬在鹽溶液中的腐蝕速率減慢了近10倍。
鎂鋰合金材料
在他們團隊最新的研究里,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來自新威爾士大學(UNSW)的合作研究人員將一塊經過熱處理的鎂合金樣品放入一杯水中,以此檢測腐蝕性,通常研究人員將樣品放入鹽水一類的溶液后,一天后再來觀察樣品的剩余量,但令他們大為驚訝的是,盡管這塊樣品已經在鹽水中浸泡多時,卻依然完整,表面沒有任何腐蝕。因此,研究人員開始對試樣的微觀結構進行了研究,并交由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項目(Australian Synchrotron)的科學家通過粉末衍射光束線探尋其奧秘。
研究人員在樣品種發現了一種獨特的納米結構,產生了一層富含碳酸鹽的薄膜,在大氣暴露環境下形成了保護層。研究人員將其比作不銹鋼表面形成的氧化鉻保護膜,并稱其可以使鎂合金在實驗室條件下免于腐蝕。
統領新威爾士大學研究團隊的Michael Ferry教授解釋稱:“這是首類可以防止腐蝕的鎂-鋰合金,各種元素在與周圍大氣的接觸后在表面形成了保護層,即便反復刮磨,這種保護層也可以迅速形成,從而形成可靠而持久的防護。”
這種鎂-鋰合金的重量僅僅相當于鋁的一半,比鎂還要輕30%,這種特性有助于汽車、卡車和飛機顯著降低燃料消耗,進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Birbilis教授說:“新型合金板具備輕量化功效,而且耐腐蝕性不遜于傳統的不銹鋼,這種新材料充分發揮了幾個世紀都沒有發掘的潛力,令人驚嘆。”
該研究團隊目前正在深入研究這種合金材料和碳酸鹽薄膜的分子組成,以便更好地闡明其抗腐蝕機理,前期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于國際權威雜志《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