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
3月11日上午兩會新聞中心, 原清華校長陳吉寧在上任環保部長履新一年的工作總結會上說道:"今天天很好,我以為記者問的第一個問題不會是和大氣有關的問題."也有人問"到底是人厲害還是風厲害?"
自2015年初臨危受命以來,陳吉寧就遭遇了紀錄片《蒼穹之下》的"霾"伏.一年來,霧霾依然頑固.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防治大氣污染,治理PM2.5已經成為北京兩年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霧霾
陳吉寧在會上總結一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有:(1)加強環保部門監管力度;(2)嚴格實施新《環境法》;(3)用好環保這個抓手,推動我們經濟轉型升級.
那么一年來的治理有沒有變化?陳吉寧拿出了三個數.一是優良天數,二是重污染天數,三是全年的PM2.5濃度.從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這三項指標都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北京市環保局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濃度比2013年平均下降49.1%、10.7%、6.1%、9.9%.百姓最關心的PM2.5兩年間下降了一成多.
北京好天氣
新官上任三把火,陳吉寧首先從環保部門"割肉",展現決心.
陳吉寧承認這項工作非常繁重,也很敏感."這是割自己的肉,阻力很大,但是我們堅定不移."
在今年2月18日的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情況中外媒體見面會上,陳吉寧匯報:去年年底之前,環保部8家環評機構已全部脫鉤,跟環保部沒有任何關系了.另外,全國各地完成了140家環評機構脫鉤工作.今年還有200家類似的環評機構需要脫鉤.
除了制度變革,人事反腐也是陳吉寧的三把火.
履新僅一個月,環保部紀檢組就通報了直屬單位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案件,核安全中心主任李宗明、黨委書記梁士彪,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原主任李海生、黨委書記梁鵬等多名局級干部被追責.上任半年,兩個大老虎被拿下.2015年8月,已從環保部副部長退休兩年多的張力軍和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先后落馬.張力軍是本輪反腐以來,環保領域落馬的首位高官.
新《環境法》: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
2015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實施.陳吉寧力促新法落實."一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我們要讓它成為一個有鋼牙利齒的'利器',關鍵在于執行和落實."
《環境保護法》第六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改變了以往環保部門的弱勢處境.
通過約談和督察地方政府,陳吉寧為環保部立新威.去年,環保部共對163個市開展綜合督查,對31個市進行了約談,對20個市縣實施了區域限批,對176個問題進行了掛牌督辦.
除了強化地方政府職責,環保部門還對全國企業主體展開大檢查,加大處罰力度和違法成本."要讓企業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線.要把過去環保執法'過松、過軟'的狀況徹底改變過來,把守法變成新常態,敢于碰硬,形成高壓態勢."
3月11日兩會記者會上,陳吉寧指出,新環保法在實施必須加強部分地方的黨委政府部門環境保護責任及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落實 ,解決企業違法問題屢禁不止,基層執法能力過弱等問題."
他指出要用好環保這個抓手,推動我們經濟轉型升級.大家看到環境今天是短板,但是它也是機遇."他舉例,浙江鉛蓄電池污染整治,幾年下來關閉淘汰了220多家企業,淘汰了80%多,產業變好了,污染大幅度下降了.而山東的造紙行業、蘭州的大氣治理也是這么走過來的.
治霾:大氣治理從第二階段走向第三階段
今年兩會終于由開始的霧霾過渡到"兩會藍".3月11日記者會上,陳吉寧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依然是空氣問題.
陳吉寧解釋,污染治理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污染的排放量超過環境的容量,這個階段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見到很小的效果.第二個階段,持續地治理,但是我們受到很多自然的邊界條件的影響,比如風速、濕度、降雨等這些自然邊界的影響,會出現波動,有時候好就達標,有時候又會比較重.第三個階段,進一步的治理污染排放,不再受這些氣候條件、水文條件、邊界條件的影響,就把環境問題解決了.
"目前中國大氣環境治理正處在第二個階段,走向第三個階段.另外,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解決我們污染排放的問題、霧霾的問題,全面落實大氣十條,從結構減排、產業結構調整、控煤到汽車污染的控制,包括秸稈焚燒、揚塵等,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用硬舉措應對硬挑戰."
"去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國NASA衛星也觀測到中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出現了顆粒物的降低."
驅逐霧霾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陳吉寧從不回避問題.
今年2月18日的記者會上,陳吉寧總結目前的環境狀況:環境污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的問題仍在繼續.大家都關心PM2.5的事情,2015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65個城市不達標,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達23.3%."水污染方面,劣五類水體在減少,但是城市黑臭水體、一些支流污染、湖泊富營養化等問題依然很嚴重.
既然這么努力,效果怎么還是不好?這是公眾共同的疑問.
陳吉寧解釋:"發達國家基本上是階段性出現這些問題,也是階段性地解決.比如說PM2.5的問題,基本上是在工業化完成之后出現并開始解決的. 我國現在還在發展的爬坡過程之中,工業化還在加速進行,城鎮化還在加速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污染物新增量仍然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把污染物排放降下來,難度恐怕是其他國家沒有遇到過的."
學界權威、專家從政能否扭轉乾坤,一雪環保部門前恥?公眾寄予厚望.
2015年,清華老師王占生評價他上任環保部長是"時勢造英雄","與時代發展、環境變化、國家需要"都有關系.離職前在清華最后一講,陳吉寧在《選擇與堅持》里說,做事就要"長期堅持,全心投入,不要輕易放棄","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差別,不在于天賦,而在于長期的堅持、持續的投入."
履新一年的新風后,陳吉寧還能帶來哪些持續改變?所有人都對陳吉寧和北京的藍天有很大的期待.
責任編輯:周婭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