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于1986年,30年來資助培養(yǎng)了諸多優(yōu)秀科學家,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旗幟,是推動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強大動力。30年來,每一個項目都傾注了科研人的無數(shù)個日夜,也經歷了同行的嚴格甄別。因此,基金的資金投入代表著科學發(fā)展的趨勢所向。
ScientistIn基于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其網站上公布的423213項立項項目數(shù)據(jù),采用“姓名+機構”作為科學家標識(若同機構同姓名則視為同一位科學家),統(tǒng)計出自然科學基金30年來對242548位科學家(負責人)的資助情況。
本次統(tǒng)計采用當年價格加總計算的方法,對每個科學家(團隊)在這30年獲得的經費資助總額進行分析,并供科研人員查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年經費排行榜Top100”的計算結果如下。計算發(fā)現(xiàn),獲得經費資助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科學家有9人,在5000萬以上29人,在1000萬以上1017人。如下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8個學部,并設立了“聯(lián)合基金”。我們對各學部30年來科學家獲得經費情況按照當年價格進行加總計算,得出“各學部30年經費排行榜Top50”。
1. 數(shù)理科學部
數(shù)理科學部共有23人入圍“全領域Top100”,億級科學家4人。中科院以21名科學家入圍本學部Top50而獨占鰲頭。北京大學也表現(xiàn)優(yōu)秀,共有6人入圍。上海交通大學共有3位科學家躋身排行榜。
2. 化學科學部
化學科學部共有18人入圍“全領域Top100”,億級科學家1人。中科院依舊以18人入圍本學部Top50而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其次是清華大學共6名科學家入榜。廈門大學在化學科學領域成績斐然,4名科學家榜上有名。
3. 生命科學部
生命科學部共有7人入圍“全領域Top100”。中科院以22人入圍本學部Top50,無可動搖地占據(jù)了榜首。排名第二的為北京大學,共有7人上榜。中國農業(yè)大學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有3名科學家榮登排行榜。
4. 地球科學部
地球科學部共有15人入圍“全領域Top100”,億級科學家2人。在本學部Top50中占據(jù)人數(shù)最多的依舊是中科院,30人上榜。北京大學以4人上榜的成績名列第二。西北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均有2名科學家上榜,并列第三。
5.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共有7人入圍“全領域Top100”。中科院地位依舊不可動搖,在本學部Top50中占據(jù)11名。清華大學5人入圍名列第二。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礦業(yè)大學均有3人入圍,并列第三。
6. 信息科學部
信息科學部共有12人入圍“全領域Top100”。在本學部Top50榜單中,中科院占據(jù)14人,名列第一。清華大學5人,名列第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人,位居第三,億級科學家1人。
7. 管理科學部
管理科學部共有3人入圍“全領域Top100”。中德科學基金交流中心獲得億級資助,該中心于2000年啟用,每年向科學家提供近2千萬經費資助開展合作與交流。北京大學有6人上榜,排名第一。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均有3人入圍本學部Top50,并列第二。
8. 醫(yī)學科學部
醫(yī)學科學部共有8人入圍“全領域Top100”。中科院以8人入圍本學部Top50,繼續(xù)領銜。北京大學在醫(yī)學領域表現(xiàn)優(yōu)秀,有6人上榜。四川大學和浙江大學均有4名科學家入圍,并列第三。
9. 其他基金領域
另外還有7名入圍全領域Top100的科學家, 以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居多。
進一步,我們對這些科學家獲得的項目進行分析,并整理出單項基金資助額度超過1000萬的項目共117項。這些項目大多數(shù)是大科學裝置或試驗項目,因此資助力度很大,這也是諸多科學家上榜的原因。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