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石墨烯是傳奇還是傳說。當今市場上石墨烯的概念被炒的沸沸揚揚,關于高品質石墨烯的相關制備的關注度卻在降溫,對石墨烯的下游應用,也只是熱衷于概念的炒作,拿出幾款實驗室初級樣品來沖擊大眾的視覺,卻又無法真正實現后期的規模化應用,造成外界普遍認為現在的石墨烯只是個概念和傳說,做石墨烯的大都是在炒概念。
那么,真正屬于二維材料,結構“零缺陷”的高品質石墨烯是如何來制備的,下游應用目前又有了哪些突破,其中又存在著哪些問題呢。為此,科技日報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碳谷科技集團首席專家戴加龍,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什么是真實的石墨烯。
記者:現在石墨烯的理論概念大家都已知道,但實際操作中對石墨烯又是如何來深度理解的?
戴加龍:現在業界對石墨烯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理論上,實際上在真實應用中石墨烯應該理解為:納米+二維材料+石墨自身的性能。
記者:現在我們明確了石墨烯在實際操作中的概念,那么對于高品質石墨烯的制備您認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戴加龍:石墨烯很多企業都說能做,但屬于二維材料,結構“零缺陷”的高品質石墨烯,能做的卻是少之又少,我認為實際操作中高品質石墨烯的制備應該包括前處理、中制備、后整理等3個階段。
前處理: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鱗片狀的層狀礦物質結構,其地質成礦結構有硫化礦、氧化礦、無煙煤經過熱變質轉化等多種,石墨就是這些礦物質在地層的高溫高壓下,經過中、深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碳質氣化,結晶而形成的,因此他們各有千秋,性能各不相同,所以在石墨烯的選材上要根據其不同的性能和要求進行對號入座。
中制備:層狀礦物質結構的石墨在結晶過程中的堆積是A、B、C結合,它的層間作用力是范德華力,表面結構非常完整,第四系引入的缺陷較多,對層間滑動分離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制備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二維材料結構的完整性,并確保其徑厚比不小于1500,徑厚比是目前層狀礦物質結構中二維材料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具有較大的二維平面,所以首要考量的是徑厚比的大小,其次再考量二維材料層間的厚度。其實,最重要的一點目前我們所需要的是石墨烯原生態的二維效果,這也是其他石墨烯難以進入下游最佳應用的原因之一。
后整理:制備出來的石墨烯初級產品離最終石墨烯成品還有相當的距離,因為在制備過程中層狀結構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有一部分是三維材料、大部分是二維材料以及部分零維材料,還有伴生的其他物質以及外部引入的雜質,從而需要進行重新結構排列篩選和分級。通過篩選分出相應的粒徑分布,從D5到D97的結構排列,才能符合下游應用所需的要求,從而充分發揮出石墨烯的真正性能。
記者:其實,下游應用才是石墨烯作為新材料被外界關注的重點,目前有眾多企業在生產石墨烯樣品,也將他們的樣品給下游應用單位使用,以期獲得突破,而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你們公司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成立了國家級石墨烯應用研發中心,并且做出了最好的石墨烯,那么你們在下游應用中有哪些突破,何時能實現真正的應用?
戴加龍:缺乏高品質石墨烯是制約石墨烯下游應用拓展的一個瓶頸,2015年12月我們公司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聯合成立了國家級“納米技術應用實驗室”,并成立石墨烯應用研發中心,在石墨烯的制備和下游應用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海洋化工研究院作為海洋涂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了研制性能達到國際標準的富鋅底漆要求的石墨烯鋅粉底漆,采用了業界多家企業生產的石墨烯樣品進行實驗,都未能如愿,采用我們公司在江陰基地生產的高品質石墨烯后,實驗獲得了極大成功,在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的鹽霧實驗中實驗時間已超過了2000小時,涂料性能仍然表現優異,不久在高端產品上就會有比現在耐用數倍以上的防腐涂料面市。
環境治理目前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未來10年我國將進行大規模的環境治理,但是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理利器,我們公司與中國科技開發院江蘇分院等單位合作研發的用于大氣、水域環境治理的層狀結構可見光催化產品已經問世。這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可用于大規模水質處理的光催化技術及產品,其核心“可見光響應的異質間高效量子轉移技術”今年5月已經通過江蘇省新技術鑒定。
記者:根據您的經驗,石墨烯在下游應用尤其是復合材料的應用中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去解決。
戴加龍:石墨烯的微觀性能如何以宏觀的形式體現出來,目前至少存在兩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將制備出的石墨烯均勻的加入到基體材料中?怎樣保證石墨烯與該材料存在一定強度的界面結合力?
第一個問題在于石墨烯應用過程的分散,制備出的石墨烯普遍厚度為幾個納米左右,且極易團聚,按照傳統的機械分散方式很難保證其能單片成立。分散狀態很差可能造成局域濃度較高,石墨化嚴重從而影響其性能的發揮。在一段較長的工藝中,需要判別在哪一階段中加入較好,以高分子復合材料為例,原位聚合的方法更適合石墨烯的分散,石墨烯粉體與塑料粒子的共混方式則不利于石墨烯的分散。
第二,石墨烯與其他材料僅存在微弱的范德華力,這種惰性的表面可能需要一定改性才可能在復合材料中有更好的相容性。不同的材料需要的改性劑往往也有區別,這需要做大量的實驗。然而,有時在一些包覆的工藝中,加入改性劑反而影響了活性物質與石墨烯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
戴加龍認為,總之,石墨烯的成功應用需要創新性的工藝和各個行業的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實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