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發布了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度報告。該報告介紹了2015 年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各行業技術領域的發展情況。其中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在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下。
國家硅基 LED工程中心
研發硅襯底高光效 GaN 基藍色發光二極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開創了國際上第三條 LED 照明技術路線,成功實現了產業化, 產品應用于通用照明和特種照明領域,較傳統光源節電 40%-90%,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項目榮獲 2015 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國家碳纖維工程中心
開展 M40J 高模高強碳纖維國產化制備技術研發,突破了國產 M40J 級高模高強 碳纖維石墨微晶疊層厚度的調控、原絲牽伸匹配和預氧化環狀結構含量控制等關鍵技術,形成了原 絲和預氧化碳化石墨化的完整制備工藝,能夠滿足衛星結構用碳纖維的基礎指標要求 ;形成了百公斤級 / 年國產 M40J 級碳纖維的小批量樣品提供能力,建立了“M40J 級高模高強碳纖維復絲拉伸性 能測試方法”,為產品工程化制備及更高級別高模高強碳纖維的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高壓超高壓電纜工程中心
開發了鋁合金化學成分優化、鋁合金液連續除氣處理、鑄錠均勻、充 分冷卻、恒溫連軋、快速淬火、無扭拉線和連續時效處理等關鍵技術,研發了特強鋼芯高強度鋁合 金絞線 AACSR/EST-640/290-42/37,在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靈州—紹興±800kV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上成功實現了長江大跨越,對加快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高電網技術水平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國家特種礦物材料工程中心
開發了 Φ570×50 各種粒 度玻璃磨邊加工用金屬結合劑金剛石柔性磨帶,設計 制造了金剛石柔性磨帶有序排布絕緣處理、復合、對接等專用設備,產品使用效果接近或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促進了國內機械加工、汽車等行業進一步開展高效、高精、環保、異形加工,改變了我國磨具 相對滯后的局面。
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
與宏宇集團合作研發“高 溫陶瓷大紅墨水”,打破了歐洲陶瓷強國長久以來在陶 瓷噴墨技術領域的壟斷,大紅色發色純正、鮮艷奪目, 開發出的系列陶瓷磚產品質量優于現有進口粉紅墨水的噴墨燒成效果,表面裝飾顏色更加鮮艷,色彩范圍 更為寬廣。
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中心
研制 FilmScan 2540 鍍膜玻璃 透反射比在線掃描測量系統,為玻璃鍍膜廠商提供了 測量范圍更寬、包容性更強、工作狀態更精準的在線 檢測設備。系統亮相第 27 屆中國國際玻璃展,得到了鍍膜玻璃生產廠商和 Low-E 鍍膜裝備供應商的高度關 注。系統已應用于蚌埠興科玻璃有限公司新建的雙銀 Low-E 鍍膜生產線,市場前景良好。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中心
完成新型電鍍鈀鹽及成套電 鍍液耦合體系的研發和產業化,突破新型無氨無氯電 鍍鈀鹽 -02 合成技術瓶頸,實現了產品的國產化,打 破了外國公司的壟斷,降低了我國端子、電子連接器 電鍍生產成本,提高了我國貴金屬電鍍行業的整體競 爭力。
國家碳一化學工程中心
完成焦爐氣甲烷化制天然氣技 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研制出高效多功能焦爐氣甲烷 化催化劑,開發出節能型焦爐氣甲烷化工藝和反應器、 30000-120000m3 /h 焦爐氣制天然氣甲烷化工藝包。成 果的產業化應用與推廣,實現了重污染工業廢氣制清 潔能源,推動了焦化行業轉型升級,促進了節能環保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國家有色金屬復合材料工程中心
開發了硅鋁電子封裝材 料的粉末冶金工程化制備技術,攻克了高質量一致性的 硅鋁復合材料制備、粉末冶金硅鋁封裝殼體的高氣密激 光焊接封裝的難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制 備與應用的關鍵技術。已建成年產 50 噸的材料生產線, 實現了批量供貨。成果應用顯著提高了 T/R 組件規模應 用的可靠性,對我國高技術雷達的研發和全面應用起到 了積極推動作用。
國家樹脂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
自主研發 WG300 型肘形 管專用纏繞機,專門用于大直徑肘形管制品纏繞,由底 座(機座)、芯模對中機構、芯模偏轉機構、繞絲頭回轉機構、繞絲頭水平往復運動機構、安全防護機構、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可推廣應用于各類玻璃鋼管件制品 纏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國家光刻設備工程中心
開發了首臺國產 4.5 代 TFT 光刻 機,并正式進入用戶產線,標志著國產關鍵設備成功進 入了平板顯示領域,也是國內平板顯示產線上使用的國 產關鍵設備,改變了國內生產線全部依賴進口光刻機的 局面。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材工程中心
與西安力利科技產業總公司聯合攻關,成功研制了高溫外壓復合試驗裝置,解決了 高溫高壓大間隙的密封問題 ;研制了全尺寸油井管復合加載試驗平臺,可進行多個接箍管柱在復合載荷條件下的全 尺寸評價試驗,具有試驗載荷包絡線載荷譜自動生成功能; 研制的自平衡彎曲框架保證了試驗中工作受力的均勻性, 研制的防沖擊試驗裝置減少了拉斷失效時對載荷框架的沖 擊危害。全尺寸油井管復合加載試驗平臺有力促進了中心 面向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能力,提升了油氣管材的質量和可靠性。
國家反應注射成型工程中心
開展環保阻燃高性能車用聚 氨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平臺建設,開發了低氣味聚 氨酯高回彈材料、環保型無溶劑一步成型聚氨酯合成革、 全水基低 VOC 客車車身噴涂泡沫、校車用長纖增強聚 氨酯材料等科技成果,打破了我國汽車領域用高端聚氨 酯材料被國外壟斷的局面,打造了一條從原材料制造、 裝備設計生產、汽車零部件生產到整車裝配的技術產業鏈。
國家橡膠助劑工程中心
開展溶劑萃取法橡膠促進劑 M 清潔 生產工藝技術研究,集成過濾洗滌一體化、半成品自動密 閉輸送、連續干燥、成品氣流自動密閉輸送、產品自動計 量投料、尾氣二硫化碳自動高效回收和活性炭吸附回收甲 苯等一系列工程創新,實現了原料加入、高壓反應、萃取 洗滌、分離、自動連續干燥、產品冷卻包裝等全封閉自動 化生產工藝,解決了溶劑揮發和粉塵飛揚的難題,形成了 完整的循環工藝,實現了清潔生產、節能降耗。
國家稀散金屬工程中心
開展磷化銦襯底材料的制備與裝備 研究,突破了高化學配比的磷化銦多晶材料合成、大尺寸高質量磷化銦單晶研制、高取向晶向精度 的磷化銦晶片加工、高平整度高潔凈度磷化銦晶片加工等技術,具備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和批量生產 各種規格型號磷化銦襯底材料的條件。
國家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中心
完成了國家重大儀器開發專項所需“激光雷達專用激光光源”研制, 完成了新一代 5 臺樣機的研制生產,形成了“大氣臭氧探測激光雷達光源(266nm 燈泵脈沖紫外激 光器)”、“大氣細粒子時空分布探測激光雷達光源”兩項企業標準,具備了年產 50 套激光雷達系統 的配套生產線,可提供 266nm、355nm、532nm 等多波長輸出的高性能、長壽命、易維護的各類激 光雷達光源,大幅提高了激光雷達系統的國產化率,擺脫了關鍵部件對發達國家的依賴。
國家磁性材料工程中心
采用自主創新的稀土磁粉微晶織構取向相變技術、磁粉表面改性處理技術以 及全流程無氧化制粉技術等核心技術,完成了 BMND-12P、15P、18P、20P 四款磁粉產品的產業化 開發,研發了 BMND-14P、16P 兩款高內稟矯頑力、低生產成本的磁粉,建成了年產 300 噸各向異性粘結釹鐵硼磁粉和注射粒料自動化生產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5年度報告, 新材料, 合金, 碳纖維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