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集材料生長、器件制備、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正在我國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這個實驗站相當于在太空建設了一個全真空的納米器件研發平臺。
正在建設中的這個納米實驗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互聯科研裝置。其總體方案是:用總長近500米的超高真空管道,將上百臺用于材料生長、器件制備、測試分析的大型儀器設備互聯,實現樣品在不同設備之間傳送時其表面不被氧化、沾污,不被外界大氣環境所破壞。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常務副總指揮丁孫安說,實驗站通過超高空間分辨、時間分辨、能量分辨、質量分辨等的高端能力儀器設備,對物質的“本征性質”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量子材料的設計、制備和表征,后摩爾時代器件加工和測試分析,同時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和新功能的開發和研究,以及形成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包。
“這個實驗裝置是在類似太空的全真空環境下的納米器件研發平臺,相當于把現有的加工設備統一搬到太空。”丁孫安說。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依托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聯合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建設的。一期建設由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建,預計2018年建成,建設經費3.2億元。一期建成后將連接30多臺設備,形成100米的真空管道。整個實驗站的總預算是15億元。
蘇州工業園區是全球納米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產業區域之一。中科院納米所所長楊輝說,在此建設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力圖通過真空條件下的互聯集成和若干重大項目驗證,突破現有儀器設備的功能限制,實現材料制備、測試分析與微納加工工藝等方面協同效應,為科研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先進的、開放性的平臺。
目標:
籌建中的“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包括納米材料生長、器件制備、加工與測試等各功能模塊的真空互聯裝置及個性化用戶站,計劃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材料研究與器件研發環境,建成國際上首個真空互聯的納米科技公共實驗平臺,并在5到10年內產出一批帶動產業深刻變革的重大研究成果,吸引和培養一批國際頂尖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形成一批關鍵的核心技術、重大產品和尖端科學裝備。按照目標計劃,“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將依托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由中科院與江蘇省、蘇州市共同建設,首期投入約15億元,建設規劃用地約150畝,其中先行啟動“室溫超導和III-V族半導體激光器”、“3D打印”等分項,爭取3年建成。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汪玉玲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