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自然圖案化”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及其功能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7-06-20 11:12:20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中國科學院 分享至:

        5.jpg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蜂窩狀單層結構。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用剝離方法成功制備石墨烯并發(fā)現了其新奇的量子特性,他們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超高的透光率、室溫下的量子霍爾效應等優(yōu)良特性,在電子學、光學、磁學、催化、儲能和傳感器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被稱為“未來材料”或“變革性材料”,引發(fā)了世界范圍內對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的探索和研究熱潮。

     

        近年來,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高鴻鈞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石墨烯及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制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等方面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居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在過去十年間,他們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長方法制備出了大面積、高質量的石墨烯及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例如:石墨烯、硅烯、鍺烯、鉿烯、二硒化鉑和銻烯等,這些材料體系多數為國際上首次創(chuàng)制,在國際上居引領地位。這些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成功構筑不僅豐富了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庫,同時為探索其物理特性和潛在應用奠定了基礎。

     

        一般來說,二維原子晶體材料需要進行功能化或圖案化才可能實現進一步的應用。例如,在半導體產業(yè)中,半導體材料需要先利用光刻技術圖案化,再進行電子摻雜或空穴摻雜,進而形成P-N結和晶體管等。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功能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例如,將分子或原子沉積到二維原子晶體材料表面實現摻雜,或引入另一種二維原子晶體材料構建疊層結構等。

     

        最近,高鴻鈞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在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及其功能化的研究中又獲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研究了兩種基于硫族化合物的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在實驗上首次構筑了兩種“納尺度的自然圖案”材料:一種是具有交替三角形拼圖圖案的1H/1T型單層二硒化鉑(1H/1T-PtSe2),另一種是具有周期排列三角形孔洞的單層硒化銅(CuSe)。進一步將分子和原子分別沉積到這兩種材料表面的實驗顯示,這兩種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具有選擇性功能化的特性。

     

        單層PtSe2具有兩種構型,八面體型(1T)和三棱柱型(1H)。在此工作之前,2015年該研究組利用直接硒化Pt(111)基底的方法,制備出了高質量半導體性質的1T型單層二硒化鉑(1T-PtSe2)單晶薄膜。在此工作基礎上,他們通過對1T-PtSe2進行退火處理,使其表面形成硒原子空位缺陷,空位缺陷重新排列得到了三角形圖案化的1H/1T-PtSe2單層薄膜。進一步對該薄膜補充硒原子并在較低溫度下退火,可以獲得純的1T-PtSe2薄膜,從而實現了1H/1T-PtSe2薄膜和1T-PtSe2薄膜之間的可逆轉變。為了驗證該材料潛在的功能化特性,他們將并五苯分子沉積到1H/1T-PtSe2表面,發(fā)現并五苯分子選擇性吸附在三角形的1H-PtSe2區(qū)域。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他們將硒原子沉積到Cu(111)單晶表面,首次成功構筑了新型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CuSe。單層CuSe具有蜂窩狀結構,六元環(huán)中硒原子與銅原子交替排列成一種新型的雙組分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同時,為了釋放CuSe與Cu(111)由于晶格失配產生的應力,單層硒化銅形成了六角排列的周期納米孔洞結構,形成了一種天然圖案化的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孔洞的形狀是邊長為1nm的等邊三角形;結合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發(fā)現,只有周期性地缺失3個相鄰的CuSe六元環(huán)才能夠完全釋放CuSe與Cu(111)由于晶格失配產生的應力,從而形成了周期性的三角形孔洞陣列。他們將鐵原子和酞菁鐵分子(FePc)分別沉積到單層硒化銅表面,發(fā)現鐵原子僅在三角形孔洞內部形成Fe13Se7團簇,而FePc分子則會選擇性吸附在非孔洞區(qū)域。

     

        值得一提的是,1H/1T-PtSe2和CuSe這兩種具有納米尺度自然圖案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盡管是在超高真空環(huán)境中獲得,它們在空氣中也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預示了兩種材料潛在的功能化應用前景。

     

        相關工作發(fā)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10.1038/nmat4915, 2017)上。國際知名學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Joseph W. Lyding在該期刊同期的“新聞與觀點”欄目中以“基于硫族化合物的二維材料-納米尺度自然圖案”為題,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在制備PtSe2和CuSe單層結構時,發(fā)展了一種構建納米級精準規(guī)則圖案的方法”,“若將高鴻鈞及其團隊成員證實的自然圖案化方法推廣到一大類以硫族化合物為主的二維材料中,會為制備納米尺寸器件及化學過程系統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的資助。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