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跡是制備具有類似抗體或酶專一性仿生識別材料的重要技術,在生物傳感、親和分離和疾病診斷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普適、高效印跡制備是分子印跡領域中的重要挑戰,傳統方法難以同時滿足不同大小的生物分子的印跡,更無法對印跡過程進行精確控制。
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劉震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長期硼親和材料的研究,提出硼親和可控定向表面印跡法。該方法能夠便捷高效地制備出糖蛋白、聚糖和單糖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將模板分子固定到硼酸功能化的基質上,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功能單體在基質表面聚合,形成合適厚度的印跡層以及與模板分子空間匹配的印跡腔。該方法的最大優勢在于印跡可控性,可根據模板分子尺寸,調整印跡層厚度,制備出不同尺寸的分子印跡聚合物,通過調節印跡時間可精確控制印跡層厚度。簡化了印跡步驟,在疾病診斷、癌細胞靶向識別和活體單細胞分析等重要應用領域中展現出優越的分子識別性能。
該研究的相關成果已于2017年4月6日發表在《Nature Protocols》學術期刊上。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