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薄如蟬翼”用以形容極薄的透明之物。其實這是因為蟬翼表面具有特殊的納米結構,因此表現出良好的疏水性和透光性。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的Heng Xie(第一作者)等人采用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對蟬翼復型,以鎳片為負模板,通過顯微注射壓縮成型將蟬翼表面的微結構轉錄到聚苯乙烯(PS)上。得到的聚苯乙烯仿生材料表面具有排列規律且密集納米柱,直徑約為156nm,水在表面的接觸角約為143°,對400至1000nm范圍內的光線反射率僅為4%。這種復型的仿生表面不僅具備自然界中蟬翼的納米結構,還繼承了其疏水性和抗反射的性質。原料易得,制備流程相對簡單,切作為負模板的鎳片在脫模后可以重新使用,為具有微納結構仿生功能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策略。該成果發表在近期《Nanoscale》上。
1 制備過程
▲圖1. 仿生聚苯乙烯復型品的制備過程:
(a)自然蟬翼的3D模型,(b)導電層的沉積, (c)鎳沉積在導電層的表面上, (d) 將作為負模板的鎳復型品撕下, (e, f, g)顯微注射壓縮成型的過程,(h)最終所得的聚苯乙烯的仿生材料表面。
2 天然蟬翼的表征
▲圖2.(a) 天然蟬翼及其(b) SEM和(c) AFM照片;
(d) 4 μL 的水滴在天然蟬翼表面的接觸角;
(e) 天然蟬翼表面的反射系數
3 仿生表面的表征
▲圖3.聚苯乙烯仿生材料表面的 (a,b)SEM照片和 (c) AFM 照片。
▲圖4.天然蟬翼表面的納米柱高度和PS仿生材料表面的納米柱高度對比
參考文獻:Xie H, Huang H X, Peng Y J. Rapid fabrication of bio-inspired nanostructure with hydrophobicity and antireflectivity on polystyrene surface replicating from cicada wings[J]. Nanoscale, 2017, 9(33)。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