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分類評價!
不以論文作為唯一標準!
——科技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暫行辦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部署要求,推動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深化管理方式改革、優化評價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了《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暫行辦法》。
辦法將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分為基礎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研發等三類進行評價。對三類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在績效目標設定、評價指標選擇、評價方法運用等方面均體現各自類別特點,評價過程中不以論文作為唯一標準。
從事基礎前沿研究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研究質量、原創價值和實際貢獻等;從事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實現國家目標和履行社會責任等;從事應用技術研發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和經濟社會影響等。
在考評過程中,立足科研事業單位的基礎、條件、特色,選擇科學、適用的評價方式,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基礎前沿研究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專家咨詢、文獻計量等方法,公益性研究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用戶評價、調研座談等方法,應用技術研發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市場調查、案例分析等方法。
1、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國務院各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等(以下簡稱主管部門)所屬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科研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科研事業單位)。
2、績效評價原則
開展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重能力、重績效、守規范、講貢獻,遵循以下原則:
(一)能力導向。引導科研事業單位根據職責定位,聚焦能力提升,注重科技創新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建立基于績效目標的評價機制,強化創新責任,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科技資源配置和資金使用效益,增加知識創造與技術供給。
(二)科學分類。結合科研事業單位職責定位,將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分為基礎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研發等三類進行評價。對三類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在績效目標設定、評價指標選擇、評價方法運用等方面均體現各自類別特點,評價過程中不以論文作為唯一標準。
從事基礎前沿研究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研究質量、原創價值和實際貢獻等;從事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實現國家目標和履行社會責任等;從事應用技術研發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應突出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和經濟社會影響等。
(三)協同推進。建立牽頭部門、主管部門、科研事業單位協同配合、試點先行的工作機制。
(四)促進發展。采取參與式、開放式評價模式,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和專家學者作用,通過開展評價,促進科研事業單位發現科技創新中的問題,完善績效管理機制。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推動科研事業單位聚焦職責定位,優化科研力量配置,加強創新團隊和研發條件建設,改進科研組織方式和管理機制,提高績效水平。
3、評價周期
建立包括綜合評價、年度抽查評價等評價類型的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長效機制。綜合評價是面向全部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開展的,涵蓋職責定位、科技產出、創新效益等方面的全面評價,以五年為評價周期。年度抽查評價是指五年期間,每年按一定比例對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開展的,聚焦年度績效完成情況、創新能力等重點方面的評價;五年期間,通過年度抽查評價,實現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全覆蓋。同時,結合績效評價總體要求,圍繞科研事業單位管理運行、科技創新,開展績效執行監控,為綜合評價、年度抽查評價等提供基礎性支撐。
4、績效目標與指標制定
績效目標是科研事業單位在評價周期內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預期結果。績效指標是對績效目標的細化、具體化,是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
績效目標、績效指標制定應符合以下標準:
(一)導向明確。根據中央編辦、主管部門關于本單位職責、機構、編制的文件以及科研事業單位章程等文件規定的職責定位,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所屬行業發展規劃,以及相關領域科技創新趨勢,設定績效目標。對有條件的科研事業單位,探索實行合同管理制度,通過合同約定績效目標。
(二)具體清晰。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應有時間節點,指向明確,內容具體清晰,定量指標、定性指標應可比對、可考核。
(三)科學可行。績效目標應充分考慮科研活動規律與特點,與預算投資額或資金量相適應,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符合客觀實際且科學可行。績效指標數據口徑規范、資料易于采集。
(四)分類制定。根據學科特點,不同類型的科研事業單位應分類制定績效目標。五年綜合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應有機結合、有序銜接,通過年度績效目標的積累遞進,實現五年綜合績效目標。
績效目標包括預期產出、預期效果、服務對象及社會公眾滿意度等方面。主要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科技創新成果與水平;
(二)人才團隊與條件平臺建設;
(三)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科學傳播、科技服務;
(四)科研組織方式與管理機制創新;
(五)其他。
5、評價內容與指標
績效評價的基本內容包括:
(一)績效目標的設定情況;
(二)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三)實現績效目標的管理效率;
(四)創新活動與成果的影響。
評價指標體系一般由三級指標構成,一、二級指標為共性指標,三級指標為分類指標。一級指標包括職責定位、科技產出和創新效益;二級指標包括職責相符性、需求一致性、管理規范性、完成情況及效率、創新能力、創新貢獻等;三級指標按照基礎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等不同單位類型,結合單位自身職責定位、科技創新特點,確定評價指標和權重。
立足科研事業單位的基礎、條件、特色,選擇科學、適用的評價方式,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基礎前沿研究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專家咨詢、文獻計量等方法,公益性研究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用戶評價、調研座談等方法,應用技術研發類科研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市場調查、案例分析等方法。
6、評價程序
科研事業單位按照牽頭部門部署要求,根據主管部門制定的評價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和指標體系,開展績效執行監控和自評價。自評價過程中,應聽取包括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技能人員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價報告。
科研事業單位績效綜合評價和年度抽查評價結果實行計分制,并根據評分情況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級。
科研事業單位應根據績效評價報告提出的問題、意見、建議,提出具體整改措施和方案,加強學科、團隊建設,完善條件保障,改進科研組織管理,提高績效水平。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