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使用的是一種加入玻璃、塑料等纖維的特殊混凝土,通過分段打印實現高層建筑建造,不僅可以滿足高端住宅的需要,也能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
現如今,3D打印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各行各業的人可能都接觸過這種東西:在電腦中畫個模型,噴嘴就開始一層一層地工作,噴出光敏樹脂、金屬粉末、石膏等,很快就能將電腦中的模型原原本本地制造出來。
3D打印的應用面非常廣,從航空航天領域的精密零件,到醫生手中嚴絲合縫的支架,再到設計師手中精美的珠寶、服飾和雕塑,都可以通過3D打印來完成。
圖1 3D打印出精致的航空零件
但你是否知道,與精密相對,另一個極端,也就是最為傻大黑粗——建筑,也可以通過3D打印來制造?
(一)傻大黑粗的建筑,為什么要3D打印?
其實,3D打印建筑最造并不起源于3D打印,而是起源于“建筑機器人”。
上世紀70年代,由于人工成本的攀升,工程師們開始研究使用機器人來代替工人進行外墻安裝、水泥澆筑等簡單重復但又十分危險工作。當時,發達國家陸續開發出了混凝土噴射機器人、混凝土鋪面修整機器人、鋼梁防火層噴涂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等。它們極大地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2 混凝土破拆機器人,可以破拆混凝土的同時留下鋼筋網
到了21世紀,3D打印技術的工程應用逐漸成熟,建筑師們也開始考慮:與其使用這些種類繁多、零零碎碎的建筑機器人,何不直接搞一個“大一統”,將整棟建筑干脆3D打印出來,這得省去多少麻煩!于是,建筑師們設計出了這樣一種3D打印體系:采用一個幾厘米粗的噴嘴,像普通3D打印那樣一層一層地擠出特制的砂漿來。砂漿在空氣中迅速硬化形成強度,并在上面覆蓋新的一層,進而逐漸打印出整座建筑。
圖3 3D打印建筑的過程
采用這種3D打印的方法,一座獨門獨戶的住宅可以在24小時內建造完畢。盡管3D打印的設備昂貴、材料費用較高,但是全過程幾乎不需要任何人力,工期也接近于零。人力與工期,節省出這兩個“吞金巨獸”,3D打印建筑絕對值了。
而考慮到環保,3D打印建筑更是一騎絕塵。據統計,由于3D打印允許對構件進行更加精密的設計,相比起普通建筑,3D打印建筑可以節約20%的建筑材料。此外,3D打印還完全省去了模板的環節。昂貴的木制或鋼質模板,本身就是一類污染高、壽命短的建筑用具。淘汰模板對建筑行業整體的綠色化意義重大。
圖4 混凝土模板
整個過程下來,3D打印較之傳統建筑方案可以節省40%的建筑成本,將生產效率提高4倍,是建筑行業真正的“未來科技”。
(二)3D打印建筑的材料很特別,是一種特殊配比的混凝土
一般的建筑,其結構構件通常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先編好結實的鋼筋籠,再將混凝土澆筑上去。等混凝土硬化以后,堅硬而脆的混凝土承擔壓力,里面堅韌的鋼筋籠則承擔拉力。這樣,無論是抗壓的柱、墻,還是抗彎的梁、板,鋼筋混凝土都可以輕易勝任。
然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修建極其耗費人工,尤其是綁扎鋼筋籠,是一件純手工勞動。可是不綁扎鋼筋,混凝土這種脆性材料無法單獨工作。3D打印建筑不可能打印出鋼筋來,那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圖5 一處典型的鋼筋籠
3D打印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是一種特殊的混凝土。首先,它的骨料介于砂石之間,級配和粒徑都很好,可以被噴嘴很好地接納,同時漿體-骨料比保持優良狀態。此外,3D打印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速硬功能。“打印機”走上一圈幾分鐘下來,下面一層的混凝土就該硬化了,不然兩層軟塌塌地混在一起,建筑就蓋不起來了。
3D打印混凝土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其如何在沒有鋼筋的配合下保持抗彎能力。為此,工程師們向材料中摻加了一定量的玻璃纖維、復合塑料纖維等。這種摻加了纖維的混凝土具有了一定的抗拉性能,不會像傳統混凝土那樣抗壓能力很厲害卻一掰就斷。雖然與鋼筋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用作3D打印的墻壁、斜屋頂等構件,強度上是綽綽有余的。利用這種方式打印出的建筑具有明顯的層狀結構,但由于材料的膠凝性能出色,層與層之間連接緊密,故而防水能力同樣優良。
圖6 3D打印建筑的外觀
在實際生產中,3D打印建筑的原料凝結很快,不能預先配好用攪拌車運到現場;而其比例又很精密,不能像普通工地那樣讓工人在現場配制。因此,3D打印的混凝土通常是以干混砂漿的形式出現的。它將水泥、砂、纖維及外加劑預先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以整袋包裝的形式運到現場,在打印機中與水按嚴密的比例混合,現制現用。
圖7 工業化生產的干混砂漿,質量和均勻性都比現場更有保障
此外,3D打印使用的混凝土還可以吸納多種工業垃圾。像各類礦山尾礦、高爐礦渣、建筑廢料等材料,經過預先精確的研究后,都可以摻入3D打印混凝土中,有些甚至可以增強混凝土的性能。
(三)3D打印想要蓋高,可以分段打印
然而,3D打印建筑也存在著許多缺陷。
這種技術通常適用于單層、獨棟住宅。想要打印2、3層的建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旦涉及到二樓以上的樓板,考慮到樓板上面還要放東西、住人,3D打印建筑缺鋼筋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這時候,只能采用一些得不償失的補救措施,例如增加拱頂、減小跨距、增加支撐等。這不僅降低了3D打印出的多層住宅的經濟效益,還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舒適性。
此外,要打印的建筑越大,需要的建筑打印機也就越大,進而精度就越差。大型的建筑打印機,每厘米的精度不足3個像素點,這在其它工程領域看來幾乎是個笑話,但對建筑的3D打印來說已經是極限了。這樣的精度下,建筑的強度、抗裂性能、封閉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
圖8 青島制造的世界最大3D建筑打印機,長寬高12米,重達120噸
對于多層建筑,工程上通常采用“分段打印”的方式來建設。首先,設計師將房屋拆成若干個較小的結構單元,在工廠中預先打印出來。待到構件形成強度、性能過關之后,再運到現場進行拼裝。這個過程只是比直接打印略微麻煩了一點,多了現場拼裝的一步;但分段打印構件的精度高,拼接本身不成問題。而且打印的建筑規模不受打印機的限制,即使是幾十層的高層建筑,只要設計合理,分段打印、拼裝出來完全不成問題。可以說,分段打印才是未來3D打印建筑的大趨勢。
圖9 安裝中的3D打印建筑構件
(四)建筑的3D打印正規化、商業化正在中國一步步推進
在建筑的3D打印方面,中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有人說,“中國是唯一一個真正掌握了3D打印建筑的國家。”這句話雖然夸張,但目前,中國確實是唯一一個能夠生產出“可堪一用”的3D建筑的國家。
2015年1月18日,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高的3D打印建筑“6層樓居住房”和全球首個帶內裝、外裝一體化的1100平方米精裝別墅。
這些3D打印的房子,都是事先在工廠中分樓層打印好,切割后運到現場,再配之以現澆樓板,在整體安全性、功能性上可以達到與普通建筑不相上下的程度。在未來,施工現場布置幾臺3D打印機,然后完整地打印出一二百米高的高層建筑并不是夢。
至于獨棟別墅的打印技術,目前已經相對成熟。一套別墅的打印價格只有100萬元,相比起大城市別墅的售價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今后,別墅的業主可以定制個性化的房子。同一個小區的幾百棟建筑可以做到結構千差萬別,安全性卻有保障。
而更加成熟的單層建筑打印技術早已遠銷海外,這種3D打印住宅僅埃及一國就訂購了兩萬套。
圖10 3D打印的別墅
目前,中國正在編制3D打印建筑產業相關規范標準,并與國外的先進科研力量合作,將建筑3D的正規化、商業化一步步推行下去。在未來,3D打印的建筑一定會占滿我們的大街小巷,為我們營造科幻之城、綠色之城。
結語:
建筑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滿足高端住宅的需要,也能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要。在未來,中國的3D打印建筑將在中東、非洲等地設廠,就地取材,使用沙漠中的砂子作為優質骨料,配合國產的3D打印混凝土配方,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便宜又舒適的房子。
本文轉自知乎作者了不起的中國制造,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c_128290580。
更多關于材料、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楊揚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