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greencarcongress.com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同事們采用3D石墨烯氧化物納米保形涂層(3D conformal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 coating,GOn),并將其置入玻璃纖維隔板(glass fiber separator)的織物結構內,允許鋰離子在該結構內的靈活移動,同時抑制鋰晶枝的形成。
其研究成果發布在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宣稱鋰金屬電池陽極的使用壽命及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remarkably enhanced)”。從頭算分子動力學(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模擬結果表明,鋰離子最初將被親鋰(lithiophilic GOn)吸收,然后通過缺損空位(缺位,defect sites)擴散,從而延遲鋰(離子)遷移(Li transfer),旨在消除“末端效應(tip effect)”,防止生成均勻鋰成核(homogeneous Li nucleation)。
同時,在AIMD模擬期間,碳碳鍵(C—C bonds)的破裂將創建更多的途徑,加快鋰離子傳輸的速度。此外,相場建模(phase-field modeling)證明,若GOn機械剛性涂層的缺陷尺寸(defect size)處于合適值時——小于25納米,可阻止鋰的各向異性生長(anisotropic growth)。該研究團隊表示,相較于采用2D材料來抑制鋰晶枝,其研究無疑邁進了一大步。
該項研究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授權的DMR-1620901及美國能源部授權的DE-EE0007766資金補助。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