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3個領域人才要被搶著要!有你的嗎?
據人民日報報道, 在26日舉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上,上海正式對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礎上筑起“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依據《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上海將實施人才高峰工程,進行大刀闊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并實施“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權負責制”等政策。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戰略目標,《方案》明確13個集聚造就高峰人才的重點領域:
宇宙起源與天體觀測
光子科學與技術
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
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
腦科學與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船舶與海洋工程
量子科學
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物聯網
大數據
《方案》指出支持對象應具備的核心條件是: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突出成就、一般處于本領域全國前5名或國際前20名;或年富力強、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具有成長為世界級高峰人才的潛力。
你所學的專業對應這13個領域嗎?
這些人才將有哪些獲益?
據解放日報,此次人才高峰建設的核心做法是“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也就是說,上海會以政策高峰構建人才高峰,以個性化突破解決個性化問題,圍繞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生活便捷、服務措施等方面,系統化解決高峰人才的各項需求。
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事業發展平臺為例,重點將為高峰人才量身創設新型工作機構,不受行政級別、事業編制、崗位設置、工資總額限制。還可按需建設定制式實驗室,優先保障充足便捷的科研場地,優先使用張江科學城布局的大科學裝置。
工作機制方面
將突出國際通行做法,為高峰人才構建一流軟環境。“實施高峰人才全權負責制。賦予高峰人才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內部機構設置權。”同時,在考核方面實行外部中長期考核機制,財務方面實行綜合預算管理,并授予高峰人才學術出國自主權,還將建立行政助理制度。相關專家表示,“五權下放”,給高峰人才賦權,最大限度地放權松綁,同時將他們從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活力和創造力,讓他們一心一意攀登科創“高峰”。
社會保障方面
方案設計從建立住房支持、實施落戶綠色通道、優先申辦中國國籍和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完善養老醫療保險待遇、開辟結匯換匯綠色通道、健全交通出行保障機制、保障配偶子女相關待遇等7方面提供系統保障,解除高峰人才及其團隊的后顧之憂。其中政策包括:
“采取購房補貼、租房補貼、人才公寓等多種形式,系統解決在滬工作期間的長期穩定居住需求”;
“高峰人才及其家屬、核心團隊成員及其家屬可以直接辦理本市戶籍”;
“優先推薦高峰人才及其直系親屬、核心團隊成員及其直系親屬申辦加入、恢復中國國籍和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允許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團隊成員使用支持資金購買商業養老和商業醫療保險”;
“允許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團隊成員將在滬的薪酬收入、成果轉化收益等合法收入匯至境外”等。
大城市紛紛加力“搶人”
除了上海,其他城市也紛紛加力“搶人”:
北京:
日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擬引進的人才應無刑事犯罪記錄,提出引進時一般應在聘用單位工作滿2年。引進時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三城一區”引進的可放寬至50周歲,個人能力、業績和貢獻特別突出的可進一步放寬年齡限制。引進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
引進人才無產權房屋的,可在聘用單位的集體戶落戶;聘用單位無集體戶的,可在單位存檔的人才公共服務機構集體戶落戶。
那么要引進哪些人才?《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指出:
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來京工作的,可快速辦理引進手續:
(一)“千人計劃”和“海聚工程”的中國籍入選專家;(二)“萬人計劃”、“高創計劃”、中關村“高聚工程”的入選人;(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獲獎人,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獲獎人。
支持優秀創新創業團隊引進人才:
(一)在京承擔國家和本市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和工程等任務或進行其他重要科技創新的優秀人才團隊,其領銜人可辦理人才引進;由2名國家或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人推薦,優秀人才團隊的成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二)近3年累計自主投入5000萬元以上(含)或近3年累計獲得7000萬元以上(含)股權類現金融資的創新創業團隊,自主投入資金或融資資金到位且運營效果良好的,其主要創始人和核心合伙人可辦理人才引進;近3年累計自主投入1億元以上(含)或近3年累計獲得1.5億元以上(含)股權類現金融資的創新創業團隊,自主投入資金或融資資金到位且運營效果良好的,由2名主要創始人或核心合伙人推薦,其團隊成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三)市屬各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集團總公司及其他相應單位實施的重點人才工程中創新創業成效突出的入選人,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及科技創新服務人才引進力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中國專利金獎”獲獎專利的發明人、獲得3項以上(含)發明專利的獨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獲得6項以上(含)發明專利的主要完成人,其專利在京落地轉化并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二)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總部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主體中承擔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企業注冊在城六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為8倍,注冊在本市其他區域的為6倍);(三)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科技創新服務主體中承擔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機構注冊在城六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為20倍,注冊在本市其他區域的為15倍);(四)本市青年英才創新實踐基地入站人員,出站后被本設站單位聘用的。
加大文化創意人才引進力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在京注冊運營、近3年年均營業收入3億元以上(含)且年均稅后凈利潤2000萬元以上(含)的文化創意企業,其任職滿3年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文物保護等領域國家級獎項獲獎人和國家級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工程入選人;(三)社會貢獻較大的知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藝術經紀人、文化傳承人、展覽策劃人和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以及著名的作家、導演、編劇、演員和節目主持等人員。
加大體育人才引進力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賽事策劃人和組織人、著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國際級和國家A級裁判員、知名體育解說員和體育節目主持人;(二)具有良好發展趨勢和培養前途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加大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人才保障,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在京注冊的重要國際組織或國際組織分支機構聘用的核心人員;(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其研發機構、外國或港澳臺地區來京投資設立的規模以上企業等聘用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三)本市急需的具有全球視野、掌握世界前沿技術、熟悉國際間商務、法律、金融、技術轉移等規則的人才。
加大金融人才引進力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設立并備案,實收資本1億元以上、近3年實際投資本市高精尖產業5000萬元以上的天使投資基金管理人,其任職滿3年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級管理人員;(二)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設立并備案,實收資本3億元以上、近3年實際投資本市高精尖產業5億元以上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其任職滿3年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級管理人員;(三)在京設立的金融控股集團、持牌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平臺、金融組織聘用的貢獻突出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業務骨干。
加大教育、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健康等專業的人才引進力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具有國家“雙一流”大學(或學科)或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年以上工作經歷,且具有高級職稱的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二)具有省級或地市級優質中小學10年以上教學經驗,且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三)具有三級醫院10年以上從醫經驗,且具有高級職稱的醫療衛生健康專業人員;(四)本市緊缺急需的其他具有相應水平的教育和醫療衛生健康人才,以及其他類型事業單位所需的專業人才。
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
(一)世界技能大賽獲獎人及其主教練、本市職業技能一類競賽第一名獲獎人及其它國家級以上相應技能競賽第一名獲獎人且貢獻突出的,可辦理人才引進;(二)本市科技成果轉化緊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建立自由職業者引進通道。對本市科技創新或文化創新貢獻突出且依法納稅的自由職業者,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拓展緊缺急需人才遴選引進范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的各類用人主體中穩定工作、貢獻突出,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一)在國內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二)經人才引進綜合評價合格的;(三)經本市行政區域內各區或局級單位按程序推薦的;(四)經相應的人才認定委員會認定推薦的;(五)其他特殊特藝人才或緊缺急需人才。
西安:
據人民日報報道,3月22日,西安市推出“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大西安”的新舉措,戶籍新政再次升級。22日至24日,西安市組織當地40多家重點單位,組團進京引進西安本地急需的高端人才,引發眾多高校學生關注。
“面對如此集中的落戶申辦,西安公安對于辦理落戶西安的大學生,堅決保證24小時內辦結落戶手續。”西安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中國人民大學雙選會現場,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小寸決定落戶西安,并當場通過“掌上戶籍室”辦理了落戶手續,僅30分鐘后,小寸收到了申請通過的信息。
據了解,僅2018年3月23日當日,西安共遷入落戶人口8050人,突破往年最高紀錄。自3月22日至25日4天時間,西安共遷入落戶人口近1.7萬人。
南京:
南京市提出實施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發放就業創業福利。外地高校應屆生來寧求職,將享受千元面試補貼。青年大學生2018年1月1日后在南京實現首次創業,領取營業執照的,給予一次性2000元的開業補貼。
廣州:
據廣州日報大洋網,去年年底,廣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多部門共同印發《廣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方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方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方案》等3份文件,5年內將投入約15億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的優渥待遇。
《廣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方案》將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分為“杰出專家”“優秀專家”“青年后備人才”三個層次,并以“高精尖缺”為導向,設定了112條認定標準。這些標準基本涵蓋了科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金融、社工等各個領域的權威人才標準,每年還將根據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這是自2016年出臺產業領軍人才“1+4”政策文件之后,廣州市在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加快吸引集聚人才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
責任編輯:景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