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7月下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已接近尾聲,各學部紛紛公布各類項目的評審專家。繼數理學部、化學科學部、信息科學部三大學部公布了包括優青、創新研究群體、基礎科學中心、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等項目的評審專家名單之后,近日,數理學部又公布了國家杰青、創新研究群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共計105人。截至7月26日,各大學部公布各類項目評審專家人數累計已達265人。
2020年度數理科學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專家名單(75人)
萬寶年,馬漢東,馬琰銘,王 軍,王占山,王孝群,王建民,王 娜,王晉軍,王曉光,王雪華,王清遠,王維克,方復全,盧仲毅,盧芳云,帥建偉,葉友達,申勝平,申德鍛,馮瓏瓏,朱永田,朱宗宏,任中洲,劉 杰,劉建亞,許京軍,李萬同,李永明,李向東,李江宇,李愛根,李嘉禹,楊 力,楊文力,束成鋼,吳明紅,吳雪梅,何子山,冷勁松,汪 洋,汪更生 ,張天才,張傳飛,張向東,張其洲,陳列文,陳杰誡,陳 峰,陳維毅,林華珍,林建忠,易 俗,鄭陽恒,鄭海榮,封東來,趙宇亮,胡海巖,柳衛平,柳曉軍,修乃華,夏曉陽,高原寧,郭 旭,唐傳祥,黃家聲,常 進,庾建設,程 晉,蔡榮根,廖 益,譚平恒,譚紹濱,翟婉明,戴蘭宏
2020年度數理科學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議專家(15人)
丁大軍,王鐵軍,毛淑德,孫玉平,李玉同,楊紹普 楊新民,張偉平,林建忠,趙 剛,趙政國,柳衛平,常進,雷震,蔡榮根
2020年度數理科學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會議專家(15人)
馬余剛,湯 濤,楊紹普,楊新民,趙 剛,趙政國,胡江平,柳衛平,徐紅星,徐宗本,常 凱,韓占文,韓杰才,景益鵬,戴蘭宏
自科基金項目的獲批,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都至關重要。也正因此,國自然的申請與評審結果,每一年都能夠成為關注的焦點。
究竟哪個學部的項目最難申請?哪所高校的獲批率最高?誰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哪個學部最難申請?
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大在各個學部之中的資助率不盡相同。
2014-2019這6年間,自科基金面上項目平均申請資助率約為22.61%。而8大學部中,申請資助率最高的數理科學部平均項目獲批率可達27.27%;而獲批率最低的管理科學部平均資助率僅在18.41%,還不足20%。
同樣,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中,數理科學部平均獲批率最高,達到29.89%,接近30%;而醫學科學部青年基金項目申請的競爭最為激烈,5年平均獲批率僅有16.75%。
國家杰青與優青項目的申請中,學部之間差距不大,然而總體來說,信息科學部的競爭相對激烈,在杰青、優青兩個項目中的申請獲批率均為最低,相比其他學部低出1個百分點左右。
▎哪些高校獲批率高?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方統計數據,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申請獲批率約為18.98%,較上一年度下降約2個百分點。
總體申請難度的增加,也讓各大高校的申請獲批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舊有高校能取得高達30%,甚至40%以上的資助率。
據統計,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申請獲批率最高的高校為清華大學,共獲批項目數254項,資助率高達40.16%。
在獲批項目數高于300項的高校中,北京大學的資助率最高,為34.21%;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資助率同樣在25%以上。
2019年,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總體獲批率約為17.90%,而在獲批數量大于100項的所有高校中,西北工業大學的獲批率卻高達44.06%,獲批項目152項,是申請獲批率最高的學校,表現十分突出。
獲批數量大于200項的高校中,中南大學獲批率最高,達25.17%;深圳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資助率也在20%以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